[实用新型]一种宽度可调的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41090.3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美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耀(福建)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D9/02 | 分类号: | D04D9/02;D04D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度 可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宽度可调的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其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织带的原料有棉线、麻线、锦纶、涤纶、丙纶等纤维。
以织带的织造工艺的不同,有单层织带,也有双层织带,其原料一般单纯地采用纤维原料,以双层织带为例,其由上层和下层编织构成,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上层和下层编织成型后,其织带的宽度大小即定型,不可再调整,这样在捆绑不同大小物品的时候,就需要不同宽度的织带进行捆绑作业,单一宽度的织带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购置不同宽度的织带,给企业采购不同宽度织带的选择上带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度可调的织带,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织带的宽度大小不可调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宽度可调的织带,包括织带本体,所述织带本体包括条形公单体和复数个条形母单体,该复数个条形母单体的侧边依次拼接形成一可折叠的条形带,所述条形公单体的侧边拼接于条形带一侧,相邻的两母单体之间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母扣,所述条形公单体的另一侧边设有可与每排母扣对应扣合的一排间隔布置的公扣。
进一步的,每个母扣为呈半圆形的扣环,所述条形公单体通过其上公扣的扣头挂扣于扣环上与条形带配合。
进一步的,每个条形母单体内包裹有一防刺穿的金属箔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箔层为铝箔层或铜箔层。
进一步的,所述织带本体为竹炭纤维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织带采用条形公单体和复数个条形母单体之间的配合,实现织带的宽度大小可调整,这样在捆绑不同大小物品的时候,通过条形公单体上的公扣扣合于相应的条形母单体的母扣上,即可实现织带整体宽度的调整,一条织带可满足不同大小物品的捆绑需求,给企业采购织带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条形公单体上的公扣未扣合在条形母单体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条形公单体上的公扣扣合在条形母单体上。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宽度可调的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该织带本体1包括条形公单体10和复数个条形母单体11,该复数个条形母单体11的侧边依次拼接形成一可折叠的条形带,所述条形公单体10的侧边拼接于条形带一侧,相邻的两母单体11之间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母扣110,所述条形公单体10的另一侧边设有可与每排母扣110对应扣合的一排间隔布置的公扣100。每个母扣110为呈半圆形的扣环,所述条形公单体10通过其上公扣100的扣头挂扣于扣环上与条形带配合。
参照图1和图3。每个条形母单体11内包裹有一防刺穿的金属箔层111,该金属箔层111为铝箔层,每个条形母单体11内包裹有一防刺穿的金属箔层111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织带抗刺穿的强度,这样在捆绑一些棱角较多的不规整物品时,不易被棱角刺穿,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
参照图1和图2。 所述织带本体1为竹炭纤维制成。竹炭是竹材资源开发的又一个全新的具有卓越性能的环保材料。将竹子经过800度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竹炭纤维则是运用纳米技术,先将竹炭微粉化,再将纳米级竹炭微粉经过高科技工艺加工,然后采用传统的化纤制备工艺流程,即可纺丝成型,制备出合格的竹炭纤维。竹炭纤维具有抑菌抗菌,抗菌率94.5%:而且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这样进一步的提高了织带本身的强度,而且使得织带不易滋生细菌。
另外,所述金属箔层111为铜箔层等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箔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耀(福建)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新耀(福建)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1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皮带传输装置
- 下一篇:大功率方形温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