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原木取样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0807.2 | 申请日: | 2013-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生;高意刚;官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18 | 分类号: | B66F9/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马萍华 |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木 取样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从集装箱内向外抽取原木样品检验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原木装集装箱运输到目的地后,都要抽取样品检验。由于原木是圆形的,并且比较长,装在集装箱内上下挤压在一起,从其中抽取样品时比较麻烦。目前抽取样品的方式,都是打开集装箱的箱门后,人工用钢丝捆扎在样品原木的端头,再用叉车拖拽钢丝将原木拖出。上述方式由于需要人工捆扎钢丝,还要将钢丝挂在叉车的挂钩上,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过程中人货不分离,危险性高,作业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从集装箱内向外抽取原木样品时,需人工捆扎钢丝和挂到叉车钩上操作劳动强度大、人货不分离、不安全,以及功效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原木取样夹具。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L”形抓梁的“L”形拐弯处,凸点向上可转动地支撑在正“L”形设置的托梁竖杆上,抓梁上“L”脚前端的锯齿与托梁上“L”脚前端的锯齿齿尖相对,拉绳固定在抓梁上竖杆端的拉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抓梁上“L”脚前端锯齿与托梁上“L”脚前端锯齿的设置,是在抓梁上“L”脚的前端,与抓梁的竖杆同向设有齿板,齿板上设有与竖杆同向的锯齿;同样,托梁上“L”脚的前端,与托梁的竖杆同向设有齿板,齿板上设有与竖杆同向的锯齿;
所述抓梁可转动地支撑在“L”形托梁的竖杆上,是在托梁的竖杆上设有销孔,在抓梁的“L”形拐弯处设有同样的销孔,销轴可转动地穿过上述两销孔,将抓梁支撑在托梁上;
所述托梁竖杆上的销孔为上下保持一定间距的多个。
使用时,将上述取样夹具上所述呈正“L”形设置的托梁上,其“L”脚前端的锯齿靠在需取原木外端头的圆形下方,此时抓梁的“L”脚前端的锯齿就自然处在原木外端头圆形的上方,平拉拉绳即可使抓梁上的锯齿向托梁上的锯齿方向靠近,上下两锯齿合抱插入原木,继续平拉拉绳,即可将原木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上述夹具的托梁和抓梁均为“L”形,托梁为正“L”形设置,抓梁的“L”形拐弯处呈下扣状支撑在托梁的竖杆上,托梁和抓梁上的锯齿相对,叉车平拽抓梁的竖杆,使锯齿形成合抱的力量插入原木,有效夹紧原木并将其拖出,不需要人工捆扎钢丝和将钢丝挂在叉车的挂钩上,操作过程中人货分离,工人劳动强度小,作业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L”形的托梁1呈正“L”设置,其竖杆1.1向上,与竖杆1.1 连接的“L”脚1.2的前端,设有与竖杆1.1同向的齿板1.21,齿板1.21的上部带有向上的锯齿1.211(参见图2)。在所述托梁1的竖杆1.1上设有销孔1.11;
与托梁1 形状相同的“L”形抓梁2,其“L”形的拐弯处设有与销孔1.11同样的销孔,与抓梁2的竖杆2.1 相连的“L”脚2.2,其前端设有与其竖杆2.1同向的齿板2.21,齿板2.21上与竖杆2.1同向设有锯齿1.211。销轴4可转动地穿过上述两销孔,将“L”形拐弯凸点2.3向上的抓梁2支撑在所述托梁1的竖杆1.2上。支撑后的抓梁2,其齿板2.21上的锯齿2.211向下与托梁1的锯齿1.211齿尖相对,拉绳5固定在抓梁2上竖杆2.1端的拉孔2.11内。
为了能适应所夹持不同直径原木3的需要,在所述托梁1的竖杆1.1上设置的销孔1.11,为上下保持一定间距的多个。改变抓梁2在托梁1的竖杆1.1上的上下支撑位置,就可适应在一定范围内夹持不同直径大小原木的需要,实现一夹多用。
工作时,将上述取样夹具上所述托梁1上“L”脚1.2前端的锯齿1.211靠在需取原木3外端头圆形的下方,此时,抓梁2的拐弯凸点2.3向上支撑在托梁1的竖杆1.1上,其“L”脚2.2前端的锯齿2.211就自然处在原木3外端头圆形的上方,用叉车平拖固定在抓梁2上竖杆2.1端的拉绳5,抓梁2绕销轴4转动,抓梁2上齿板2.21的锯齿2.211自然向托梁1齿板1.21上的锯齿1.211方向靠近,上、下锯齿2.211和锯齿1.211合抱插入原木3,继续平拉拉绳5,即可将原木3拉出。不需要人工捆扎钢丝和将钢丝挂在叉车的挂钩上,操作安全、高效,劳动强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充足钙质的绿色母猪饲料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运输用捆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