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40354.3 | 申请日: | 2013-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车乾;牛建刚;卢海生;车宇;吕树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宇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71/10;H01H71/04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 地址: | 055552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 铁道 断路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
背景技术
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用于将铁路的电力完全连接或完全断开,它一般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由连杆机构带动的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在第一导电臂上设有与第二导电臂结合的结合装置,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贴合的导电端。在现有结构中,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仅仅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由于这种开关在结合时需要的作用力比较大,螺栓受力较大,使得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松动,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它动作可靠,长时间使用后不易产生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由连杆机构带动的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在第一导电臂上设有与第二导电臂结合的结合装置,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贴合的导电端,第一转动绝缘子的顶面上、第二转动绝缘子的顶面上,分别设有与相应的第一导电臂、第二导电臂相适配的的限位导槽,所述第一导电臂、第二导电臂位于限位导槽内且分别与第一转动绝缘子、第二转动绝缘子滑动配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的两个导电端通过弹簧分别压紧在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上;第一转动绝缘子、第二转动绝缘子,与相应的导电端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结合装置的外表面上附着有警示涂层。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警示涂层为红色油漆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限定,所述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均设有陶瓷绝缘体或硅橡胶绝缘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限定,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均带有一体冲压成型的摇臂,所述连杆机构与摇臂相连。
作为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限定,第一转动绝缘子与底座之间、第二转动绝缘子与底座之间,均设有无油轴承。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限定,所述第一导电臂和相应的导电端之间以及第二导电臂和相应的导电端之间,均设有将相应的导电臂和相应的导电端软连接的软导线。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通过设置相应的限位沟导槽,能对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进行约束,只能沿长度方向滑动,能避免其长时间使用后轻易发生松动而产生安全隐患;导电端通过弹簧压紧在第一导电臂和第二导电臂上,能够保证两者的可靠贴合,同时,在导电端和第一转动绝缘子以及第二转动绝缘子之间设置有轴承,能够使导电端运转灵活;设置警示涂层能够清楚地指示开关工作状态;在第一转动绝缘子和第二转动绝缘子上均带有一体冲压成型的摇臂,能够简化摇臂的制造,同时减轻重量,避免摇臂结构复杂造成的定位精度降低,从而保证本开关运动的准确性;增加软导线进行软连接,能够提高本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的承受负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化铁道断路开关适用于电气化铁路、高铁等设施的电气线路。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转动绝缘子3/4与相应的导电臂5/6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连杆机构;3、第一转动绝缘子;4、第二转动绝缘子;5、第一导电臂;6、第二导电臂;7、结合装置;81与82、限位导槽;9、导电端;10、摇臂;111与112、软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宇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宇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40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