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水二次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708.2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睿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D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王政贵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二次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用水节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家用水二次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时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目前家庭生活的盥洗水以及其他生活用手都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其中大部分都是较干净的水,虽然也有些家庭会把洗菜或洗脸的水利用脸盆收集起来,但是这样废水收集量非常有限且操作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家庭高效利用废水的家用水二次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家用水二次利用装置,包括重污水槽、轻污水槽、污水储水罐,所述重污水槽的底部通过水管与下水管连通,所述轻污水槽的底部通过水管与污水储水罐的上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储水罐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溢水口通过水管与下水管连通。把日常洗漱等较为干净的水倒入轻污水槽,通过水管流入污水储水罐中储存起来,把一些洗碗水等较脏的水倒入重污水槽,通过下水管流出,这样就可以把较干净的水进行二次利用,当污水储水罐的水比较满的时候通过溢水口流到下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抽水马桶水箱的进水口连通。可以把污水储水罐中储存起来的水用来冲洗马桶,马桶一天的用水量比较大,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水。
本实用新型所述污水储水罐出水口的水管上还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可以通过出水管把水放出用于浇花,拖地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抽水马桶水箱的进水口安装有进水控制开关,所述进水控制开关与设在抽水马桶水箱上的水位计联动。当抽水马桶水箱上的水位达到设定值时,进水控制开关就会关闭;当抽水马桶水箱的水被来冲洗时,进水控制开关就会打开,给抽水马桶水箱放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只需对卫生间,厨房进行针对性的小部分改造;废水利用率高:冲洗马桶需要大量的水;制作成本低廉:只需不长的水管及储水灌等材料;实用性好:基本可以达到免费维护使用,能较好的达到节水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家用水二次利用装置,包括重污水槽1、轻污水槽2、污水储水罐3,重污水槽1的底部通过水管与下水管4连通,轻污水槽2的底部通过水管与污水储水罐3的上部连通,污水储水罐3的上部还设置有溢水口31,溢水口31通过水管与下水管4连通,污水储水罐3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32,出水口32通过水管与抽水马桶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利用水压差给抽水马桶水箱5补水。
本实施例的污水储水罐3容量为30-50升,应用在现在的节水型抽水马桶可以使用10次,污水储水罐3设置有可以打开的盖子,便于其内部的清洁。
本实施例与污水储水罐3的出水口32连接的水管上还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出水管6上设置有控制阀7。可以通过出水管6把水放出,用于浇花、拖地等。
本实施例的抽水马桶水箱5上设置有水位计51,进水口设置有进水控制开关52,水位计51与进水控制开关52联动。
使用时,利用轻污水槽2和污水储水罐3收集洗脸、洗菜用过水,污水储水罐3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给抽水马桶水箱5补水,当抽水马桶水箱5达到水位计51设定的值时,水位计51联动进水控制开关52关闭,抽水马桶水箱5停止供水;当冲洗马桶时,水位计51联动进水控制开关52开启,抽水马桶水箱5进水。如需要可以打开出水管6的控制阀7进行放水用于浇花和拖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睿,未经林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