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麦粥灌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364.5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丹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朱坤保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粥 灌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灌装机,特别是一种用来灌装大麦粥成品的灌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食物的新鲜和营养。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夏季一直存在吃大麦粥降温消暑的习俗,大麦粉是用大麦或元麦磨成,熬粥时,取一碗清水,加入两小勺大麦粉调匀,当白粥煮开时,一边用勺搅拌,一边缓缓注入。再用刀切少许食用碱撒在粥中,用来提炼香味,当粥色微微泛黄时,便可食用了。这样的成品口感良好,品种丰富,而且保留了全部的膳食纤维,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在为了实现大麦粥的自动化生产,就需要对大麦粥成品进行自动化灌装,这就是现阶段设计人员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用来灌装大麦粥成品的灌装机。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大麦粥灌装机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上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料箱下端连接有与储料箱相通的灌装管,所述灌装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灌装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储料箱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液位计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两侧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管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大麦粥灌装机通过控制器控制输送带移动,从而将灌装瓶移动到管装管下方,然后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第二电磁阀。当液位计检测到储料箱内的储料不够是,自动打开第一电磁阀向储料箱内输送大麦粥成品。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控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储料箱,2为进料管,3为第一电磁阀,4为液位计,5为灌装管,6为第二电磁阀,7为输送带,8为驱动电机,9为护栏,10为灌装瓶,11为红外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麦粥灌装机包括储料箱1,所述储料箱1上连接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所述储料箱1下端连接有与储料箱1相通的灌装管5,所述灌装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所述灌装下方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储料箱内设置有液位计4,所述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6和液位计4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通过液位计4检测储料箱1内大麦粥的量,如果储料箱1内的大麦粥不足,控制器就控制打开第一电磁阀3,就可以通过进料管2向储料箱1内输送大麦粥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装置为输送带7,所述输送带7由驱动电机8带动,所述驱动电机8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机器将灌装瓶10按固定间隔放置在输送带7上,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8带动输送带7将灌装瓶10移动到灌装管5下方,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电磁阀6就可以对灌装瓶10进行灌装了,自动灌装的时间是设定的,到达额定时间后,关闭第二电磁阀6;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将输送带向前移动相应的距离进行下一批次的灌装。
更进一步的,为了将灌装瓶10限制在输送带上,所述输送带7两侧设置有护栏9。
进一步的,为了更加准确的确定灌装瓶的位置是否移动到灌装管下方,所述灌装管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11,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灌装瓶的位置,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动作,使得输送带7上的灌装瓶10正好移动到灌装管下方。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他实用的输送装置,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丹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丹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