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加型前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9124.5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江东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加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加型前保险杠。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用钢板冲压成槽钢,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的,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一般汽车的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
现有用于汽车的分体式和整体式前保险杠,其目的在于防止汽车冲撞时发生严重形变增加汽车的防撞强度。但由于分体式和整体式前保险杠只有一层,不仅防撞强度不足,而且更容易大面积受创,导致经济损失更大。
因此,如何避免保险杠大面积受创,降低经济损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加型前保险杠,以避免保险杠大面积受创,降低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加型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本体,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下部的下裙边。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下裙边通过连接扣卡接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连接扣为多个,且设置于所述下裙边的上部。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下裙边上设置有卡座,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下侧卡接在所述卡座上。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卡座至少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下裙边的两侧。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下裙边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
优选地,在上述叠加型前保险杠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叠加型前保险杠,通过在保险杠本体下部设置下裙边,增加了保险杠本体的防撞结构强度和减小了冲撞受创面积,而且在下裙边受创后,可以仅仅更换下裙边,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保险杠大面积受创,降低了经济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方案中,所述下裙边通过连接扣卡接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上。由于是卡配,所以装配和拆卸更加方便。下裙边上设置连接扣,在保险杠本体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卡槽,通过连接扣扣入卡槽内,实现下裙边与保险杠本体的配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在保险杠本体上设置连接扣,在下裙边上设置卡槽,也可通过连接扣与卡槽的配合实现下裙边与保险杠本体的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加型前保险杠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裙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加型前保险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为下裙边,200为保险杠本体,101为卡座,102为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叠加型前保险杠,以避免保险杠大面积受创,降低经济损失。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加型前保险杠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裙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叠加型前保险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江东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江东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9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阻断双向供血主动脉插管
- 下一篇:一种吸氧麻醉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