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电缆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937.2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朝晖;金玉飞;杨小燕;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成混凝土模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电缆管廊。
背景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造成电力需求的日益加大,客观上导致市区内变电所的数量和规模快速递增;另一方面城市建筑物等设施的额度也在不断扩大,考虑到铺设障碍和城市市容要求,架空输电选择逐渐在对周围整体环境有要求的城市和特殊景区景点放弃,而取而代之的是高压电缆形式的输电线路逐渐出现,如正全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在主城区逐渐替换掉了有碍观瞻的大规模高空架设的电线,而选择了高压电缆埋入地下管道的铺设方式,市容市貌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比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高压电缆地下管道敷设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高压电缆具有输电线路路径宽度小的特点,因此线路路径受空间影响小,铺设相对容易。二是从市政上看,高压电缆在埋入地下管道后,会被地面上的城市基础设施覆盖,从而不会影响城市面貌。三是由于线缆埋入地下管道,不易受外部环境诸如雨雪、化学气体等腐蚀,线路寿命相对高空架设的电线要长。因此,在电力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选择高压电缆地下管道敷设输电无论从城市市容环境还是电力成本上说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对高压电缆敷设主要采用地面上架空铺设和地下直埋式铺设,地下直埋式铺设高压电缆,受地面上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主要是浅埋式的较多,这种方式遇到穿越马路和建筑物就不方便了,且检修成本高,反复开挖,造成国民经济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电缆管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电缆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管体和钢筒构成,所述钢筒包覆于混凝土管体中,所述混凝土管体内表面设有与内表面相平的环形钢构件,所述环形钢构件内侧通过焊接钢筋条与钢筒连接。
所述混凝土管体内设有钢筋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在管道内表面的钢构件上可以任意焊接固定支架或其它钢构件,以达到架设电缆,通风设备等一系列的设施,而不会破坏管材的结构及使用寿命,并且对今后的检修、监测、更换等提供了非常的便利条件,不会对地面上的各种基础设施形成破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电缆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管体1和钢筒2构成,所述钢筒2包覆于混凝土管体1中,所述混凝土管体1内表面设有与内表面相平的环形钢构件3,所述环形钢构件3内侧通过焊接钢筋条4与钢筒2连接。
所述混凝土管体1内设有钢筋笼5。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成混凝土模块研究所,未经深圳市卓成混凝土模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8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电力电缆、导线放线架
- 下一篇:输电线路防碰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