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膝关节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646.3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6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狄红月;王志伟;李萍;井颖;张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G7/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1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膝关节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辅具,特别涉及一种膝关节固定器。
背景技术
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大多数情况下在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在造影结束后,需要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以防止出血。患者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回到病房后,一定要卧床,且穿刺一侧下肢应绝对制动至少6小时,在这6个小时内,患者不能自己抬头,尤其是穿刺一侧下肢的膝关节不能屈曲。目前,现有技术中没有防止患者膝关节屈曲的医用护具,完全靠患者的自控力或陪护人员的看管来控制。这样,当陪护人员看管不到位时或患者睡着时,无法避免穿刺侧下肢膝关节屈曲,进而无法避免由屈曲而造成的股动脉出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止病人膝关节屈曲,从而避免由于膝关节屈曲而造成的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的膝关节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膝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医用塑胶制成的托架,所述托架由底板及沿着板长方向设在底板一侧靠近前后两端位置的两侧板构成,所述底板由前后两端的平板部分及中部向上弯折的凸起部分构成,两端的平板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上,每端的平板部分上至少设有一组捆扎带组件;包括前后布置的两组连杆组件,两组连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两侧板固连,两组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均与病床侧护栏可拆卸式固连。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每组捆扎带组件由医用弹性面料制成的连接带A和连接带B构成,两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底板靠近左、右两侧的部位固连,两连接带的自由端通过尼龙搭扣或子母扣连接。
每组连杆组件包括杆体,杆体的一端连接有卡钩,所述卡钩钩卡在托架的侧板上,并通过顶丝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能抱紧在侧护栏立杆上的管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上述的膝关节固定器,通过托架的底板与两端的捆扎带组件的配合使用,将患者的穿刺侧下肢膝关节部分固定在托架的底板上,受底板的限制和捆扎带组件的约束,患者的该侧膝关节不能屈曲,从而避免了由于膝关节屈曲而造成的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架;11、底板;111、平板部分;112、凸起部分;12、侧边;13、穿装孔;2、捆扎带组件;21、连接带A;22、连接带B;3、连杆组件;31、杆体;32、卡钩;33、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膝关节固定器,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托架1,所述托架由底板11及沿着底板的板长方向设在底板一侧靠近前后两端位置的两个侧板12构成。所述底板由前后两端的平板部分111及中部向上弯折的凸起部分112构成。两端的平板部分位于同一平面上。每端的平板部分上至少设有一组捆扎带组件2,捆扎带组件为拆分式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前后布置的两组连杆组件3。两组连杆组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连,两组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均与病床侧护栏可拆卸式固连。
上述结构中,所述捆扎带组件优选如下结构:每组捆扎带组件由医用弹性面料制成的连接带A21和弹性连接带B22构成。两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底板靠近左、右两侧的部位固连。具体的,在底板上靠近两侧边的位置分别设有与连接带的宽度相匹配的穿装孔13。连接带的端部由上向下穿过穿装孔后包住底板的侧边,然后上折与连接带的本体部分缝合连接,从而实现了连接带与底板的固连。两连接带的自由端通过尼龙搭扣或子母扣连接。上述在一端平板部分上的穿装孔可沿着板长方向设置多排,每排的左、右两侧穿装孔采用不同的孔距,以满足患者下肢粗细的不同使用要求。
上述结构中,每组连杆组件优选如下结构:包括杆体31,杆体的一端连接有卡钩32,所述卡钩钩卡在托架的侧板上,并通过顶丝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能抱紧在侧护栏立杆上的管箍33。管箍优选采用如图所述的两分体式结构的管箍。
本膝关节固定器的实用方法:
首先将连杆组件远离托架的一端与病床侧护栏的立杆连接,此时,膝关节固定器被固定在病床上,然后将患者的穿刺侧下肢压在托板的底板上,使膝关节搭在底板的凸起部分上,与膝关节连接的大腿部分和小腿部分分别压在两端的平板部分上,此时,托架的侧板位于该下肢的外侧;然后连接捆扎带组件,使捆扎带组件包裹住患者的下肢,从而将患者的穿刺侧下肢固定在托架的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8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