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8509.X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杰;李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德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16;H02P1/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气体 保护 电机 启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部分电路,具体涉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工艺是一种高效节能高质量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送丝电机启动频繁,冲击电流过大,这些都影响了焊机质量和使用寿命。因而高可靠的电子控制电路,是二氧化碳焊机应用的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简单可靠的控制电路实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防止送丝电机启动电流过大,损坏电机开启继电器触点或其它器件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包括:
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焊枪开关Ts的一端,焊枪开关Ts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3的阴极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二极管D4和D7的阴极;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PNP晶体管T2的发射极、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和D5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稳压管ZD2的阳极,稳压管ZD2的阴极接PNP晶体管T2的基极和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6和D7的阳极;PNP晶体管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节点作为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用几个少数电子元器件就实现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能够防止送丝电机启动电流对其控制回路冲击,影响焊机可靠性和寿命,电路简单可靠,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控制动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的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包括:
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VCC,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焊枪开关Ts的一端,焊枪开关Ts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3的阴极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3的阳极接二极管D4和D7的阴极;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PNP晶体管T2的发射极、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和D5的阳极、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阴极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稳压管ZD2的阳极,稳压管ZD2的阴极接PNP晶体管T2的基极和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6和D7的阳极;PNP晶体管T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节点作为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用于输出送丝电机电压控制指令V02。
按下焊枪开关Ts后,电源正端经电阻R10、二极管D7、D3串联后接地,使得送丝电机电压控制指令V02为0V,这时送丝电机回路接通,因而无电流冲击。但电源正端经过R5、R6给电容C1充电,当充电至一定时间经过R7达到稳压管ZD2的击穿电压后,这时晶体管T2导通,经过R9直接给出正常送丝电机电压指令,按预定送丝速度运行。这样就避免送丝电机启动时较大启动电流损坏电机闭合继电器触点或其它器件。
通过送丝电机启动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在启动送丝电机时,将送丝电机控制电压降为0V,在无电流情况下闭合电机回路。防止送丝电机启动电流过大,损坏电机开启继电器触点或其它器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德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德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8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