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5燃料油气化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824.0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如;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5 燃料油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油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C5燃料油气化罐。
背景技术
C5燃料油是由C5燃料油与添加剂制备而成,其具有无毒、无味、无爆炸危险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其不容易燃烧,一般是在带有预热管道的炉具上使用,但是由于预热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燃烧并不充分,因此有大量的黑烟冒出,不仅仅污染空气,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因此针对以上的不足,申请号为95230180.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C5合成燃料油气化罐,其包括控制阀、壳体和出气管,所述壳体的上部揩油一个带盖的加油孔,壳内有一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位于壳的底部并带有排气球,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气泵相连,所述加油孔的盖上还带有油标探针。
上述气化罐通过设置带有气泵的进气管,并在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排气球,使得C5燃料油和添加剂在空气的搅拌下充分接触,气化效果更好,但是其仅仅在底部设有排气球效果只能产生由下而上的气体搅动,效果不好,而且其采用油标探针探测油的量比较麻烦,其仅仅由壳体一层,保温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效果更好、运行更加简单的,C5燃料油气化罐,进气管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口,可以实现气体搅动的多方向性,搅动效果更好,从而使得C5燃料油和添加剂在接触更加充分,而且采用气化罐体和保温罐体两层,保温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5燃料油气化罐,包括气化罐体,所述气化罐体上端设有出气管和加油孔,所述气化罐体内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底部设有排气球,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化罐体外设有保温罐体,所述气化罐体与所述保温罐体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进气管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口。
上述排气口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在排气口进行排气的过程中,由于排气口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可以使得排气口处的油流动方向不同,从而使得C5燃料油和添加剂在接触更加充分。
上述排气口为圆锥台形,使得排气力度更大。
上述气泵设置于保温罐体下方。
上述出气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上述保温罐体外侧设有与气化罐体内上部和下部分别相连的油位观察管,无需进行检测,直接观察即可知道罐体内油的量。
上述进气管上端设有止回阀,防止空气回流。
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进气管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口,可以实现气体搅动的多方向性,搅动效果更好,从而使得C5燃料油和添加剂在接触更加充分;
采用气化罐体和保温罐体两层,保温效果好;
在保温罐体外侧设有与气化罐体上部和下部分别相连的油位观察管,无需进行检测,直接观察即可知道气话罐体内油的量,运行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罐体,2-出气管,3-加油孔,4-进气管,5-排气球,6-软管,7-气泵,8-保温罐体,9-保温层,10-排气口,11-控制阀门,12-油位观察管,13-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一种C5燃料油气化罐,包括气化罐体1,所述气化罐体1上端设有出气管2和加油孔3,所述气化罐体1内设有进气管4,进气管4底部设有排气球5,所述进气管4的另一端通过软管6与气泵7连接,所述气化罐体1外设有保温罐体8,所述气化罐体1与所述保温罐体8之间设有保温层9,所述进气管4侧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口10。排气口10设置在不同水平面上,在排气口10进行排气的过程中,由于排气口10处于不同的水平面,可以使得排气口10处的油流动方向不同,从而使得C5燃料油和添加剂在接触更加充分。
上述排气口10为圆锥台形,使得排气力度更大。
上述气泵7设置于保温罐体8下方。
上述出气管2上设有控制阀门11。
上述保温罐体8外侧设有与气化罐体1上部和下部分别相连的油位观察管12,直接观察即可知道气化罐体1内油的量。
上述进气管4上端设有止回阀13,防止空气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弹性网络带宽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