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红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7483.7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凤斌;贾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内的气体浓度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矿用红外传感器,属于矿用安全监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井下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井下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湿度在有的重要区域会非常大,在人员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的大前提下,必须要保证红外传感器在高湿度或者有水淋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对巷道内的气体浓度进行连续测量,满足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事更要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传统的红外传感器,由于结构设置不合理,不但容易受水的渗入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使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也非常差,给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能够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而且更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使用寿命的矿用红外传感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红外传感器,包括上壳体和封盖在上壳体底部的底板,上壳体和底板之间形成红外传感器内腔,红外传感器内腔内设置有电路板;底板上设置有光报警器、声报警器和传感器气室,传感器气室的下方设置有微孔透气膜;上壳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窗口,密封窗口的内侧设置数码管。
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提手。
所述上壳体顶部的两侧分别有一块单独设置的且突出上壳体的安装台,所述提手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安装台上。
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能够连接电源的插座。
所述插座的下方设置有封盖。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上壳体以及封盖在上壳体底部的底板,由此可防止从外部的水从壳体与底板的结合处进入到红外传感器的内部,避免了传统结构的传感器因结构设置的不合理性导致外部的水进入到传感器内部,影响监测数据准确性的情况发生,传感器气室的下方设置有微孔透气膜,延长了传感器的稳定周期和使用寿命,与传统的同类产品比具有性能稳定、不易渗水等特点,给煤矿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设置提手可以方便传感器的提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矿用红外传感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矿用红外传感器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红外传感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红外传感器,包括上壳体1和封盖在上壳体1底部的底板2,上壳体1和底板2之间形成红外传感器内腔3,红外传感器内腔3内设置有电路板9;底板2上设置有光报警器4、声报警器5和传感器气室6,传感器气室6的下方设置有微孔透气膜10;上壳体1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窗口7,密封窗口7的内侧设置数码管8,通过数码管可以进行数据显示,底板2上还设置有能够连接电源的插座13,插座13的下方设置有封盖14。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上壳体1的顶部设置提手11,上壳体1顶部的两侧分别有一块单独设置的且突出上壳体的安装台12,提手1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块安装台12上,由此通过两块单独设置的且突出上壳体表面的安装台12一方面大大减少了材料的用量,另一方面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矿用红外传感器的长久使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煤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7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账号登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基于所有权转移和密钥阵列的RFID安全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