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36854.X | 申请日: | 201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张剑华;于燕;崔永利;宋伟;王国栋;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举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8;B01D53/26;B01D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5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歇性 油气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炼油厂、化工厂、大型油库及加油站等地的烃类及其它可挥发性有机物的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炼油、化工、医药等工业及遍布各地的加油设施是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简称油气)的重要来源,随着石化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类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因而国家对油气回收处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当前无论是在建石化项目还是现有装置,油气回收设施已成为整个装置必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公司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组成开发出相应的装置,其工艺流程各异,在各自的适应范围内均取得基本满意的效果。油气回收成熟的工艺主要有:吸收式、冷冻式、吸附式及其与多种单元的组合,而吸附式又包括真空脱附与加热脱附两种方案,是目前推广较快的工艺。然而就其主要性能指标、投资、适应范围以及系统稳定性而言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有的工艺系统不能长周期运行,系统稳定性差,油气回收率低,能耗高,投资费用高,适用范围有限。
基于上述现状,积极开发一种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油气回收率高的油气回收处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较小、油气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的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的设备有:
蒸发器1,用于油气的预冷,达到油气中脱水作用;
蒸发器2,用于冷凝脱附后的油气;
压缩机3,用于油气的制冷;
积液箱4,用于凝结液的收集;
脱附泵5,用于油气的真空脱附;
吸附塔6,用于吸附油气;
气泵7,用于油气回收的动力设备;
电磁阀一8和电磁阀二9,用于管路切换;
该系统中,蒸发器1、蒸发器2和压缩机3串联连通组成油气冷凝装置;蒸发器1的油气进口外接油气管路,蒸发器1的油气出口依次与电磁阀一8、吸附塔6的底部进出口串联连通,吸附塔6的顶部出口与气泵7相连,吸附塔6的底部进出口另外依次与电磁阀二9、脱附泵5、蒸发器2的油气进口串联相连,蒸发器2的油气出口与积液箱4相连。
进一步的,可以在该系统各油气管道上设置有温度、压力、流量监测装置,并接入PLC系统,实现该系统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采用冷凝加吸附回收工艺的油气回收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油气的预冷与浅冷共用一台压缩机及一套蒸发器,节省了一套冷凝装置;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减少了一套冷凝系统,节省了设备的投资及占地面积;
2.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更低;
3.自动化水平高,运行做到无人值守;
4.系统安全性高;
5.油气回收率高,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蒸发器;2-蒸发器;3-压缩机;4-积液箱;5-脱附泵;6-吸附塔;7-气泵;8-电磁阀;9-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间歇性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包括:
蒸发器1,用于油气的预冷;达到油气脱水作用;
蒸发器2,用于冷凝脱附后的油气;
压缩机3,用于油气的制冷;
积液箱4,用于凝结液的收集;
脱附泵5,用于油气的真空脱附;
吸附塔6,用于吸附油气;
气泵7,用于油气回收的动力设备;
电磁阀一8和电磁阀二9,用于管路切换;
该系统中,蒸发器1、蒸发器2和压缩机3串联连通组成油气冷凝装置;蒸发器1的油气进口外接油气管路,蒸发器1的油气出口依次与电磁阀一8、吸附塔6的底部进出口串联连通,吸附塔6的顶部出口与气泵7相连,吸附塔6的底部进出口另外依次与电磁阀二9、脱附泵5、蒸发器2的油气进口串联相连,蒸发器2的油气出口与积液箱4相连。
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原理如下所述:
1.油气吸附部分
(1)油气脱水
来自密闭气体收集管道的油气首先以进入冷凝装置的蒸发器1,使油气温度降至4℃,除去大部分的水,及C6以上的组分被冷凝。凝结液排至积液箱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举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举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