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蜡梭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5123.3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王娟娟;封晓;陈卫东;陈亚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盈鑫石油焦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621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蜡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采油井配套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自喷井机械清蜡设备包括机械刮蜡设备和机械清蜡设备。机械刮蜡主要为绞车、钢丝、扒杆、滑轮、防喷盒、防喷管、钢丝封井器、刮蜡片和铅锤。它是利用安装在抽油杆上的活动刮蜡器清除油管和抽油杆上的蜡。
自动清蜡器是近几年开发设计的一种用于自动清理抽油井管壁上积蜡的一种采油井配套装备,其结构中包括上换向器、下换向器和清蜡梭,上换向器和下换向器分别安装在油井抽油管上下两端,清蜡梭包括圆管状梭体、安装在圆管状梭体管壁上的两组方向相反的止推齿和分别安装在圆管状梭体两端的两组用于将清蜡梭可滑动固定在抽油杆上的动力传递簧,其中每组动力传递簧包括绕清蜡梭轴线均匀分布的三根板簧,每根板簧自由端设有轴线与清蜡梭轴线相重合的圆弧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安装在清蜡梭两端的动力传递簧抱紧抽油杆,通过动力传递簧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清蜡梭随着抽油杆移动,由于在清蜡梭管壁上还设有两组方向相反的止推齿,所以清蜡梭在一个运行周期内只能向一个方向步进。
一种清蜡梭(专利号:201120052517.7),包括圆管状梭体和设于圆管状梭体外壁上的第二长槽孔内的止推齿;清蜡梭还包括开设在圆管状梭体母线上的至少四个第一长槽孔和一端固定设于第一长槽孔端部的动力传递簧;所述动力传递簧开放端向圆管状梭体内延伸;所述动力传递簧为抱簧,其数量与第一长槽孔的数量相同、且相邻两根动力传递簧分别安装在相邻两个第一长槽孔的不同端。
该技术方案从原理上来讲一方面通过板簧固定的换向齿和换向器解决了清蜡梭换向运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通过将抱紧抽油杆的板簧设置在管状梭体内缩小体积,并将板簧设置为六根,从理论上来讲缩小整体体积,能够起到实时清蜡的作用,但是由于板簧是通过螺钉固定在管状梭体上,固定部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一般抽油井的检修周期为一年,而采用螺钉固定的抱簧的使用寿命根本达不到使用一年的要求,同时,换向齿借助于体积较小的板状弹簧固定,板状弹簧厚度较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原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致使板状弹簧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化学腐蚀的作用,弹性降低,容易折断,缩短整体清蜡梭的使用寿命,种种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所披露的清蜡梭从理论上实现是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根本不能与抽油井的使用周期相匹配,不但不能降低抽油井的检修成本,反而增加了提井的次数,严重影响生产。
在清蜡梭中利用两组方向相反的止推齿实现换向,当抽油杆运动方向与清蜡梭运动方向相反的时候,反方向的止推齿与抽油管之间的摩擦力阻止其向相反方向运动,只有当清蜡梭进入清蜡器的上换向器或者下换向器的时候才能重新改变其运动方向。
现有的换向结构均是通过在其两侧设置板簧实现换向时的弹性,但是由于原油本身的腐蚀性是不可见的,所以不论板簧采用何种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均可能出现腐蚀现象,经过腐蚀的板簧的弹性会急剧下降,甚至导致断裂,换向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无法换向的问题,而且在遇到抽油杆接头时,容易卡滞,严重的时候需要提井进行维修,直接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蜡梭,该结构通过对抱簧固定方式的改进,使其能够解决抱簧固定处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达到抽油井中对清蜡设备的寿命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清蜡梭,包括管状梭体,所述管状梭体内部设置有三对对称设置的抱簧,在管状梭体的管壁槽孔内设有止推齿,所述止推齿为棘爪式结构,止推齿的底部与管状梭体销接,其特征在于:每个抱簧的尾部为L形结构的弯头,L形短边指向管状梭体内部,每对抱簧之间的L形部位通过搭接槽板卡接,所述管状梭体由对称的两段组成,两段管状梭体通过环形固定板利用螺钉固定连接,并且固定板与抱簧的尾部之间为压嵌方式固定连接。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抱簧包括抱簧本体,所述抱簧本体为具有弹性的长条弧形片状结构,所述抱簧本体的自由端的外部固定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耐磨材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磁预紧装置。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止推齿的内部两侧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管状梭体上,另一端与止推齿的底部连接,弹性装置的中部套接于管状梭体上的销轴上。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抱簧本体的内表面为弧形结构,抱簧本体的上端边为向外扩散的圆弧形结构的圆头。
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说明,所述弹性装置为扭簧,所述扭簧为对称设置于止推齿的两侧,并且扭簧与止推齿端部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盈鑫石油焦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沧州盈鑫石油焦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5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衣机电脑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雨具的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