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炼焦备煤工艺中进行余热利用的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5060.1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阎国俊;阎国基;王小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通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10 | 分类号: | C10B57/1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焦 工艺 进行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化厂炼焦备煤工艺中的工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炼焦备煤工艺中的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焦化厂的炼焦备煤工艺主要是将几种炼焦洗精煤配合粉碎后即装炉,其不包含风选干燥步骤。由于焦炉烟道气采用烟囱自然通风,焦炉产生的200℃以上高温烟道气的废热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且容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由于采用几种炼焦洗精煤配合粉碎,造成≤3mm的颗粒过粉碎,而>3mm的颗粒则粉碎不到位,洗精煤的高水分还会造成炼焦时多烧煤气、氨水量大、且多耗蒸氨用蒸汽等诸多问题,因此,传统工艺生产的焦炭属高污染、高能耗和高资源性产品,其工艺系统亟待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有鉴于此,目前国家正要求大力推广利用焦炉烟道气余热作为干燥媒介的煤调湿技术。一些已建焦化厂,尤其是一些钢厂的焦化厂,由于工业用地极为紧张,再建煤调湿技改工程受到场地限制,尤其是对于直接利用焦炉烟道气作为风选干燥介质的煤调湿技改工程,都要求大管径管道及长距离输送,这就更受到场地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因此,如何协调解决上述工程难题,一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致力研究和攻克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焦化厂炼焦备煤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已建焦化厂再建煤调湿技改工程受场地限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资源利用充分、绿色环保、既可用于新建、又能适应已建焦化厂的在炼焦备煤工艺中进行余热利用的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不仅可解决传统焦化厂炼焦备煤工艺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能克服场地条件等局限性因素,达到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在炼焦备煤工艺中进行余热利用的工艺系统,所述工艺系统包括全沸腾风选干燥流化床和热废气(焦炉烟道气)余热利用系统;
所述全沸腾风选干燥流化床包括外壳体和布风板,所述外壳体和布风板包覆形成一流化床容腔;布风板呈凹槽状(从横截面看),一般来说,布风板是从床体的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从纵截面看),所述布风板主要由中间的布风底板和两侧的布风侧板组成,布风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全沸腾风选干燥流化床的分段风室(主风室)相连通的通气底孔,所述布风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全沸腾风选干燥流化床的分段风室(侧风室)相连通的通气侧孔,所述布风底板是由多段(一般是三段以上)的布风组板前后连接而成;最靠近流化床床体进料端的前端布风组板呈齿状或其他凹凸不平状(齿状并不限于是严格的锯齿状,还可以是与齿状类似的波浪状等),前端布风组板的通气底孔上设有朝向出料端的风嘴;其余各段布风组板的通气底孔上设有风帽,且其余各段布风组板的尾部均设有排料口;所述布风侧板的通气侧孔处设有朝向布风底板正上方的侧风嘴;
所述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热气闭路循环系统(所述热气闭路循环系统优选氮气成热气体,作为闭路循环的风选干燥介质),所述热气闭路循环系统包括水气热管换热器、从水气热管换热器输出的热气进气管道、热气鼓风机和回流至水气热管换热器的热气回收管道,所述热气进气管道连通至所述分段风室,所述热气回收管道的进口端则连通至所述全沸腾风选干燥流化床的废气收集处理系统。
上述的工艺系统中,优选的,所述热废气余热利用系统还包括一向所述水气热管换热器供热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气水热管换热器、从气水热管换热器输出的热水进水管道和回流至气水热管换热器的热水回水管道,所述热水进水管道的出口端和热水回水管道的进口端均连通至所述水气热管换热器;
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一向所述气水热管换热器供热的焦炉烟道气旁路烟道,该焦炉烟道气旁路烟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焦炉主烟道上,且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焦炉主烟道上设有烟道闸门,焦炉烟道气旁路烟道上设有烟道气引风机。
上述的工艺系统中,优选的,所述热水进水管道上还设有热水补热装置,所述热水补热装置包括热水锅炉给水泵、燃气低压热水锅炉和热水锅炉尾气排放装置,所述燃气低压热水锅炉的燃气源自焦炉自产煤气和鼓风机送入的空气。由于炼焦配合煤的水分含量多在9.5%~14%之间波动(尤其是南方露天储煤场,受季节影响,波动更大),而对于顶装煤焦炉的入炉煤干燥后的水分须控制在7%,因此,风选干燥所需热量的波动也随之增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工艺系统中优选增设一热水补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对于侧装煤捣固焦焦炉的入炉煤干燥后的水分一般控制在1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通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通发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5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塔设备多段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管卡套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