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4816.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7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蓝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岗 |
地址: | 6114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 用降噪 防水 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具体来讲是一种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排水管分为排水横管和排水立管,排水过程中易引起水体与横管壁的冲击产生噪声,同时,排水横管中水跃作用和横管中压力波动而引起水封冒气泡又发生噪声;水流在排水立管的直落过程中,形成旋转水膜层及气塞流,随着这两种状态的急剧变化,使立管中空气压力快速波动而发出噪音,同时水流与排水管壁撞击,也引发振动噪音,排水横管和排水立管由此所产生的排水噪音,正是最常见的噪音源,为了降低排水噪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此提供一种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本产品主要适用于建筑排水用UPVC管件接头,能够降噪且防止水流逆流。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帽、主管分水件,主管帽位于主管分水件上,主管帽内面套于主管分水件外面且通过粘接连接,
其中主管分水件上带有与水平夹角为30-75度角度的分水管;
包括漏斗锥管,漏斗锥管位于主管分水件下,对主水管上部分水流与分水管水流的一个汇聚区;其中主管分水件内面套于漏斗锥管外面且通过粘接连接;
主管分水件和漏斗锥管内包括螺旋筋,螺旋筋从上至下宽度逐渐增大,且螺旋筋是垂直于管材内壁面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其特征在于:主管分水件上设置多个且不同方向的分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其特征在于:主管帽的上部为用于管材连接或利用螺纹槽和观察口盖密封连接的承插口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其特征在于:漏斗锥管外侧设置固定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其特征在于:漏斗锥管外侧设置止回槽,其中主管分水件套于止回槽实现与漏斗锥管的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之后:主管分水件分管处的带30-75角度的分管口,此分管口主要的目的是防止主管的水逆行至分管内,此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主管分水件、漏斗锥管内的螺旋筋,此螺旋筋从上之下宽度逐渐增大,且螺旋筋是垂直于管材内壁面的,以达到设计要求。同层带角度分水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前后左右)单个或多个方向的分水管。
漏斗锥管起作用是主水管上部分水流与分水管水流的一个汇聚区,管件内壁也带有螺旋筋,与主管分水件内的螺旋筋共同达到双螺旋旋流降噪的目的。
产品结构:产品整体壁厚均匀,无薄弱环节;其产品是由主管帽、主管分水件、漏斗锥管三部分组成;主管帽承插口外部分带有螺纹,主管分水件与漏斗锥管管内壁带有旋流螺旋筋。
产品特点在安装过程中通过粘接快速组装连接,工艺结构相比其产品,结构更简单、安装方便快速、运输方便、节省成本,现已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主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主管帽1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主管分水件2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漏斗锥管3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管帽,1a、承插口部位,2、主管分水件,3、漏斗锥管, 3a、固定环, 3b、止回槽,4、分水管,5、螺旋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1-6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同层排水用降噪且防水逆流管件,实施方式1:包括主管帽1、主管分水件2、漏斗锥管3;主管帽1位于主管分水件2上,主管帽1内面套于主管分水件2外面且通过粘接连接,
漏斗锥管3位于主管分水件2下,对主水管上部分水流与分水管水流的一个汇聚区;其中主管分水件2内面套于漏斗锥管3外面且通过粘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玻璃用马弗炉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碳酸泉面部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