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屑式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4573.0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斯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斯建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屑式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屑式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石墨钻孔加工工具局限于加长麻花钻,由于加工深度较深,为了排屑必须是打到一定深度就要退钻排屑,这样有几个缺点,如:
1、钻孔时间长,效率低;
2、排屑时石墨粉尘易飘在空气中,对环境会造成伤害,对人体呼吸造成伤害;
3、麻花钻反复往返容易造成钻头磨损;
4、往返排屑会造成前后的孔经误差;
5、由于没有导引,在钻孔时容易产生孔位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钻头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屑式钻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屑式钻头,包括导向体、支撑管和钻刃,所述导向体头部设有刃口槽,导向体尾部设有连接支杆,所述钻刃设置在刃口槽上,所述支撑管设置在连接支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钻刃的刃口之间的角度为30~60°,钻刃的根部设有排屑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体的表面设有4~6个导流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为无缝空心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尾部设有排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钻孔效率明显提高;排屑时石墨风尘通过导流槽导出,不会污染环境;钻头的磨损降低;钻孔时不会产生孔位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和图2,一种吸屑式钻头,包括导向体1、支撑管2和钻刃5,所述导向体1的表面设有4个导流槽11,形成2个导向支撑13和两个导向支撑17,在对称的两个导向支撑13上设有刃口槽12,所述钻刃5设置在刃口槽12上,钻刃5和导向体1之间形成导流孔14,导向体1尾部设有连接支杆9,所述支撑管2设置在连接支杆9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钻刃5的刃口3和刃口4之间的角度为30~60°,钻刃5的根部设有排屑口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管2为无缝空心管,支撑管尾部设有排屑孔15。
工作原理:
1、钻头进入加工体后,由于导向体起着定向作用,所以在加工过程中,钻头运行轨迹受到限制,大大降低了孔位偏移现象。
2、在加工过程中,钻刃以额定速度进行钻削,导向体起着钻削导向功能,及导气流功能,支撑杆外侧导气流,内侧排屑孔排屑。
3、在钻削加工时在支撑管一端与吸尘器相接,钻头进入加工体后,由于吸尘器对整支钻头内壁产生负压,气流从加工体与支撑管外侧朝钻头方向流动,经过导向体时,朝钻头端部流向,钻削产生的碎屑与气流一起通过一起由于负压被吸尘器通过导流孔和排屑孔吸走。
4、由于钻出的碎屑被当时吸走,钻头可以一直朝前钻削,这样大大提高了加工速度。并且大大降低了钻头磨损。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斯建,未经李斯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硅片切割的导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瓦湿压成型时吸水性能好的凹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