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式连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4529.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百昌;方泽云;曹礼建;曹烜炜;何仁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7/02 | 分类号: | F16C7/02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6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连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具体是用于活塞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中的一种偏心式连杆。
背景技术
活塞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主要是由:气缸座、曲轴、连杆、活塞、缸头部分、马达、壳体等几部分组成,他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把制冷剂气体吸入气缸再压缩排出,完成由低压制冷剂气体转化为高压制冷剂气体这一过程。这是一个由电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势能的过程,连杆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有的连杆是由大圆环头、小圆环头及连接大小圆环头的连杆体构成,且大小圆环头中的内、外轮廓的圆心是重合的,因此,大小圆环头的环壁厚大部份是均厚的(靠连杆体一侧较厚)。连杆一头连接曲轴的曲拐,一头连接活塞,在曲轴的转动下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完成了一个转动变移动的循环过程。在高速运转的系统中,连杆、活塞的自身重量将影响到能量的损耗,为减少这一损耗,减少连杆重量的同时满足其可靠性成为产品设计的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对活塞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中的连杆结构进行优化,提供一种偏心连杆使连杆的重量减轻,从而减少其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针对活塞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中的连杆进行结构优化,研究表明:连杆工作中所受的最大压力约是最大拉力的10倍,即连杆的受拉力强度要求小得多,而连杆拉力受力点是位于连杆大小圆环头的两外端,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将连杆大小圆环头的两外端壁厚进行减薄,以减轻连杆重量,降低其运动功耗,是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普通活塞往复式压缩机的连杆进行改进,提出以下三种类似方案:
方案一:一种偏心式连杆,由大圆环头、小圆环头及连接大小圆环头的连杆体构成,其特征是:大、小圆环头中的外轮廓圆心相对各自的内轮廓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大圆环头中的圆环壁厚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小圆环头中的圆环壁厚同样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
方案二:一种偏心式连杆,由大圆环头、小圆环头及连接大、小圆环头的外轮廓体构成,其特征是:大、小圆环头中的外轮廓均是由两段圆弧构成,其中大圆环头中的靠外侧一段的圆弧半径大于内侧一段的圆弧半径,且大圆弧之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大圆环头中的圆环壁厚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小圆环头中的靠外侧一段的圆弧半径大于内侧一段的圆弧半径,且大圆弧的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小圆环头中的圆弧壁厚,同样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
方案三:一种偏心式连杆,由大圆环头、小圆环头及连接大、小圆环头的连杆体构成,其特征是:大圆环头或小圆环头中的外轮廓圆心相对其内轮廓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其圆环壁厚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对应的小圆环头或大圆环头中的外轮廓圆则是由内外两段圆弧构成,其中靠外侧一段的圆弧半径大于内侧一段的圆弧半径,且大圆弧之圆心向内侧偏置,并形成其圆环壁厚从外端顶点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
上述三种方案设计原理基本是相通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三种方案可以在保持连杆的大小圆环头的内圆孔中心距不变(以保持其安装尺寸不变),并保证其抗拉强度,满足其工作强度要求的性能下,通过减薄环壁厚度,减轻连杆重量,从而减少了连杆在压缩机中的功耗。同时,连杆的总长度可以减短,则可以减少气缸座中连杆安装位R槽的深度,从而增加气缸的密封性,或在同等密封性情况下增加曲轴的最大偏心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连杆的重量减轻,总长度减短,安装于压缩机中,可以减少功耗,降低压缩机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的立体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二的俯视图。
图中:1—大圆环头,2—小圆环头,3—连杆体,4—小圆环头外端顶点,5—大圆环头外端顶点,6—小圆环头内侧圆弧,7—小圆环头外侧圆弧,8—大圆环头内侧圆弧,9—大圆环头外侧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例1: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二,是由大圆环头1、小圆环头2及连接大、小圆环头的外轮廓体构成,特别是:大、小圆环头中的外轮廓均是由两段圆弧构成,其中大圆环头中的靠外侧一段的圆弧9半径大于内侧一段的圆弧8半径,且大圆弧之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大圆环头中的圆环壁厚从外端顶点5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小圆环头中的靠外侧一段的圆弧7半径大于内侧一段的圆弧6半径,且大圆弧的圆心向内侧偏置,形成小圆环头中的圆弧壁厚,同样从外端顶点4处开始向两边逐渐增厚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大、小圆环头外端处的环壁厚相对设计可以减薄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5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颗粒固体原料低温干馏炉
- 下一篇:一种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