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形码防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4001.2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沈轶;杨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形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形码防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需要往往会生产相互对称的左零件和右零件(例如开关),为了便于在后序的组装过程中能快速识别左、右零件,通常会在各零件上粘贴对应的条形码。在现有技术中,该过程主要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即,当零件安装在安装胎模上后,通过人工识别左、右零件,当判断为左(或右)零件时,使用扫描仪扫描相应的左(或右)条形码标示牌并将扫描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信号并识别后,向打印机输出指令,以控制打印机打印出左(或右)零件条形码,最后将打印出的条形码贴在零件上。
然而,在上述过程中,经常会因人工识别出错进而造成左、右零件条形码贴反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完成零件装配后,需要通过人工做色标并点数的方法进行检验确认,既耗费工时又容易漏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条形码防错系统,以自动识别左、右零件,防止出现左、右零件条形码贴反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形码防错系统,用于识别形状对称的左零件或右零件并打印出对应的条形码,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左安装胎膜,其具有与所述左零件形状匹配的左容置腔;
右安装胎膜,其具有与所述右零件形状匹配的右容置腔;
用于感应安装至所述左容置腔内的所述左零件并输出第一感应信号的第一感应器,其设置在所述左容置腔底部;
用于感应安装至所述右容置腔内的所述右零件的第二感应器并输出第二感应信号,其设置在所述右容置腔底部;
打印机;以及
与所述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连接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或第二感应信号控制所述打印机打印出相应条形码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感应器连接的提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提示装置为指示灯或蜂鸣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为计算机。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为电容式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安装胎膜的底部增加了与控制装置连接的感应器,当零件安装在对应的安装胎膜中时,则零件与安装胎膜的形状完全匹配,从而,位于该安装胎膜内的感应器将感应到特定距离内的零件并将其感应结果输出至控制装置,经控制装置识别后向打印机输出指令,以控制打印机打印出相应的左/右零件条形码,最后将打印出的条形码贴在相应零件上即可;相反,如果零件安装在不对应的安装胎膜中,则零件与安装胎膜的形状将不匹配,即,零件底部与安装胎膜底部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从而,位于安装胎膜底部的感应器便无法感应到零件且不会向控制装置输出任何感应信号,自然不会打印出错误的条形码。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器可自动识别当前零件是否与安装胎膜匹配,即自动识别出当前零件为左零件或右零件,因此避免了左、右条形码贴反的问题,同时省略了人工扫描左、右条形码标示牌的步骤。此外,与人工识别左、右零件相比,本实用新型显然更加准确、高效,而且在完成零件装配后,无需通过人工做色标并点数的方法进行检验确认,省略了校验工序,提高了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条形码防错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条形码防错系统用于识别零件7为左零件或右零件并打印出对应的条形码,其包括左安装胎膜11、右安装胎膜12、第一感应器21、第二感应器22、提示装置、打印机4以及与第一感应器21和第二感应器22连接的控制装置5,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金桥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