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均热板吸液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863.3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旺玉;彭毅;陈伟;田玉福;黄家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均热 板吸液芯 | ||
1.一种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液态工质的中央冷凝区(1)、主运输通道(2)、支撑柱(3)、连接通道(4)、环形凸缘(5)、冷凝基板(6)、微细通道(7),所述冷凝基板(6)上设置有凸台区域,所述中央冷凝区(1)呈槽状设置于冷凝基板(6)的凸台区域中部,所述主运输通道(2)与中央冷凝区(1)相连通且以中央冷凝区(1)为共同出发点朝冷凝基板(6)的边缘呈二叉树状结构的叶脉状均匀辐射地分布在冷凝基板(6)上,所述的主运输通道(2)之间通过连接通道(4)横向连接,使所有主运输通道(2)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络通道,在相邻主运输通道(2)所围成的多边形凸台区域上加工有微细通道(7),各微细通道(7)之间形成用于对均热板起到支撑、增加均热板强度的立方体支撑柱(3),所述冷凝基板(6)的边缘设置有凸缘以与蒸发端(9)焊接形成完整的均热板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基板(6)为圆形,采用厚度为1mm~3mm的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所述中央冷凝区(1)呈圆形槽状设置于冷凝基板(6)的凸台区域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基板(6)为矩形,采用厚度为1mm~3mm的铜板、铝板或不锈钢板,所述中央冷凝区(1)呈矩形槽状设置于冷凝基板(6)的凸台区域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区域与冷凝基板(6)为材质相同的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区域为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将粒径为0.075mm~0.150mm的铜粉均匀地烧结在上述的冷凝基板(6)上的铜粉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粉为红铜、紫铜或黄铜。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台区域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将丝网均匀地烧结在冷凝基板(6)上的丝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输通道(2)的分叉角为30°~60°,后一分支与相邻前一分支的长度比为0.6~0.8,宽度比为0.4~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均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工质为纯净水、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8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出气帽的PVC输送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动车充气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