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式平板式电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3697.7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英 |
主分类号: | F16M11/38 | 分类号: | F16M11/38;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2026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平板 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式电脑架,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平板式电脑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板式电脑普遍在使用,平板式电脑相对于手提电脑更为轻便,许多人将其用于旅途消遣。在户外或旅途中,人们使用平板式电脑都只能将其平放在桌面上或手捧着,平放着使用对人体脊柱造成压力,手捧可使平板式电脑竖立,但容易造成手部的劳损。现在市面上的部分平板式电脑皮套具有支撑功能,但是皮套质地软,难以支撑起平板式电脑,容易造成皮套的滑移和倾塌,带来许多不便。并且,该皮套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会使平板式电脑的厚度和重量增加,不利于携带。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开发一种轻便小巧并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平板式电脑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并具有足够支撑力的充气式平板式电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式平板式电脑架,包括棱柱状气囊和框型布,该框型布铺贴于该气囊的一个侧面上,且该框型布的三条边为连接边,其外沿固定连接在该气囊的侧面上,该框型布的剩余一边为开边,其与该气囊的侧面可拆分地贴合,该气囊的一个底面上设有开口以及塞设于开口处的塞子。
具体地,该气囊为三棱柱,包括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
进一步,该框型布的开边具有弹性纤维的勾刺,其对应的该气囊的侧面上铺设有绒毛,该勾刺与绒毛相互勾贴,使该框型布的开边可拆卸连接于该气囊的侧面上。
进一步,该框型布的一条连接边上设有一缺口,该缺口与放置在该框型布内的平板式电脑的充电口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状态下,可将平板式电脑夹持在气囊与框型布之间,框型布中部镂空,显示平板式电脑的屏幕,方便使用,支撑力充足,便于人们在旅途中随时使用平板式电脑,排出该气囊中的气体后,便于收纳和携带;2、因应平板式电脑可横向使用和纵向使用的特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种放置方式,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3、平板式电脑放置夹持在夹持在气囊与框型布之间,且插入口处的框型布与气囊通过勾刺和绒毛相互勾贴,固定平板式电脑,避免滑落,更加稳固;4、本实用新型可一边充电一边使用平板式电脑,为人们提供便利;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有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充气式平板式电脑架包括气囊10和框型布20,该框型布20铺设于该气囊10的一侧面上。
具体地,该气囊10为三棱柱状,由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构成,该气囊10设有开口和塞子16,该开口设于气囊10的一个底面上,该塞子16塞设于开口处。该框型布20为矩形边框,其大小与平板式电脑相匹配。该框型布20铺贴于该气囊10的一个侧面上,。该框型布20的三条边为连接边,该连接边的外沿固定连接在该气囊的侧面上,该框型布20剩余的一边为开边21,该开边21上具有弹性纤维的勾刺,其对应的气囊10的侧面上铺设有绒毛,该开边21与气囊10的侧面可拆分地连接。框型布20的连接边上具有一缺口22,该缺口22与放置在该框型布20内的平板式电脑的充电口相对应,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为平板式电脑充电。
在操作中,将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排尽,压缩成轻便小巧的状态,携带外出。当需要使用时,向该开口吹气,并塞上塞子16,使其成膨胀的状态,将平板式电脑自框型布20的开边21插入,并将开边21与气囊10的侧面连接,固定平板式电脑,即可使用。当该气囊10的侧面放置在桌面上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平板式电脑可横向使用,当该气囊10的底面放置在桌面上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平板式电脑可纵向使用,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方便灵活。当使用完毕,打开塞子16,排出气体,恢复轻便小巧的状态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英,未经张红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3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