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489.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美青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6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机,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
风机已有悠久的历史。从2000多年前中国、巴比伦、波斯等国利用古老的风车提水灌溉、碾磨谷物;到如今风机已制定风机制造和风机检测的标准。由此关于风机的相关文献较多,如中国专利文献记载的离心式风机(申请号:201110258650.2;申请公布号:CN102287385A),包括蜗壳、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风轮。上述风机虽然能够有效隔离、防止风道中气体的回流,又不会影响负压区的吸风、甩风工作效率,具有噪音小,风量大,电机负载小的优点。但电机仅能驱动一个风轮转动,且上述风机只能用于使空气流动,由此存在着电机使用率低,风机功能单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风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机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风机,包括第一蜗壳、第一叶轮和电机,所述第一叶轮位于第一蜗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壳体和主轴,第一蜗壳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一端穿入第一蜗壳与第一叶轮固定连接;主轴另一端穿出壳体且固定连接有第二叶轮或机械传动件;所述第二叶轮外设有第二蜗壳,所述第二蜗壳与壳体固定连接。
电机运行时驱动第一叶轮旋转,进而提高第一蜗壳内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本多功能风机应用范围较广,如本多功能风机应用在抛光机中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电机主轴另一端安装第二叶轮或机械传动件。当电机同时驱动第二叶轮旋转,进而提高第二蜗壳内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即形成相当于两个风机。当抛光机有两个抛光工位时,两个风机与两个工位的集尘罩一一对应地相连通。当抛光机仅有一个工位时,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第二蜗壳的进风口与第一蜗壳的出风口通过波纹软管相连通;使两个风机串联,提高吸风功率。根据实际情况,第二叶轮与机械传动件间可方便地互换。当电机同时驱动机械传动件旋转,通过机械传动件与其他执行元件相连,则可驱动其他执行元件运动,如抛光转轴。
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机械传动件为链轮、皮带轮或齿轮。
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电机的壳体包括主体、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均与主体固定连接;主轴与左端盖和右端盖之间均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蜗壳与左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端盖呈平板状。
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第二蜗壳与右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右端盖呈平板状。
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在蜗壳与对应地端盖相抵靠的壁上开有让位孔;当电机运行时,气流直径与端盖相接触,更易带走端盖上的热量,进而更有效地降低电机的温度,保证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端盖外端面上具有嵌入让位孔内的定位凸圈。定位凸圈外侧面与让位孔侧面相依靠,设置定位凸圈既能方便装配,又能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及牢固度。
在上述的多功能风机中,所述主轴另一端连接机械传动件时,作为优选,右端盖呈锥形。采用锥形端盖提高电机右端部内腔空间体积以及散热表面积,进而保证电机正常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风机具有双风机功能、单风机与齿轮传动或链传动或皮带传动,由此具有功能多,适合不同工况使用,即提高了风机的应该范围。叶轮、齿轮、链轮和带轮与主轴均通过键连接,由此相互之间更换方便,进而保证本风机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风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多功能风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多功能风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多功能风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蜗壳;2、第一叶轮;3、电机;3a、主轴;3b、主体;3c、左端盖;3d、右端盖;3e、轴承;4、螺栓;5、定位凸圈;6、皮带轮;7、链轮;8、齿轮;9、锁紧螺母;10、第二蜗壳;11、第二叶轮;12、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美青,未经陈美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防盐雾结构及其风扇框架
- 下一篇:一种风扇改良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