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防止足跟压疮和脚掌下垂变形的支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414.7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娥;胡碧芳;董爱萍;祝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君娥;胡碧芳;董爱萍;祝娟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5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足跟 脚掌 下垂 变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止足跟压疮和脚掌下垂变形的支垫,属医疗保健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压疮是指人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性缺血、低氧、营养不良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一现象在年老体弱、偏瘫、昏迷或神智不清的卧床患者身上极易发生,而患者的足后跟、踝部等骨骼突出又缺乏肌肉保护的部位尤其严重;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后,治疗难度大,感染致死率高。给患者和护理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作用。在另一方面,上述患者卧床期间,由于昏迷或神智不清极易发生脚掌下垂变形的情况,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日后的康复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同时避免脚掌下垂的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包括支架、垫圈、脚掌挡板;其特征在于:支架呈对称状设置,支架的尾端分别呈垂直状固定安装有脚掌挡板,对称状设置的支架之间和脚掌挡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脚掌挡板的上端分别设置有脚掌支撑垫,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内活动安装有垫圈。
所述的垫圈由海绵材料制成,垫圈的中心孔与外圈之间设置有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垫圈不仅能够防止压疮的产生,并且通过脚掌挡板和脚掌支撑垫可防止发生脚掌下垂变形的情况,解决了现有卧床患者一旦发生压疮后,治疗难度大、感染致死率高的问题,以及由于昏迷或神智不清极易发生脚掌下垂变形的情况,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日后康复的难度。本实用新型的垫圈在支撑槽可前后移动,因此可变换对患者的支撑点,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连接件,即可单个使用,亦可两个同时使用,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偏瘫、昏迷或神智不清的卧床患者防止发生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垫圈,3、脚掌挡板,4、连接件,5、脚掌支撑垫,6、支撑槽,7、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包括支架1、垫圈2、脚掌挡板3。支架1呈对称状设置,支架1的尾端分别呈垂直状固定安装有脚掌挡板3,对称状设置的支架1之间和脚掌挡板2之间分别通过连接件4活动连接;脚掌挡板3的上端分别活动设置有脚掌支撑垫5。脚掌支撑垫5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方便清洗。支架1和脚掌挡板3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支架1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槽6,支撑槽6内活动安装有垫圈2。垫圈2由海绵材料制成,垫圈2的中心孔与外圈之间设置有凹口7。
该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使用时,首先将支架1放置于患者小腿部下方,并使脚掌挡板3处于患者的脚掌部,同时使患者的脚掌垂直踩踏在脚掌支撑垫5上,以达到防止发生脚掌下垂变形的目的。然后将垫圈2通过凹口7套在患者的脚腕处并放置于支撑槽6内,即可使患者足跟形成悬空,从而达到防治足跟压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垫圈2在支撑槽6内可前后移动,因此可变换对患者的支撑点,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连接件4,即可单个使用,亦可两个同时使用,该可防止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的支垫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偏瘫、昏迷或神智不清的卧床患者防止发生脚掌下垂变形和足跟压疮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君娥;胡碧芳;董爱萍;祝娟,未经胡君娥;胡碧芳;董爱萍;祝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弯曲机工作平台
- 下一篇:电动汽车快换电池连接器及其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