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过滤层构造的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2362.3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构造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过滤器,特别是一种多过滤层构造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式榨油机都不带有滤油器,必须另购置滤油机对所榨压出的油 进行过滤,购买滤油机费用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过滤层构造的过滤器,包括滤筒筒本体,于滤筒筒本体的上部近筒口处设有滤布,筒底设有出油阀门和出油管道,于滤布下面,筒体的侧面设有通气管与观察窗,筒口上设有接油槽; 一真空泵通过真空阀(未示出)接设于筒体侧面的通气管;滤筒的筒底呈锥型,该出油管道设于锥部,且距离锥底的长度为距离锥顶部长度的1/2;在该锥部内设有上下两侧过滤层,上部位砾石过滤层,下部为纱布过滤层,砾石过滤层的厚度为纱布过滤层的2-3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附设于螺旋式压榨机上,只需小量投资即可解决压榨后的油 的过滤问题,采用双滤筒交替使用可使工作过程连续不断。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有进一步了解,兹列举具体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砾石过滤层;12、通气管;13、接油槽;14、出油口;15、滤布;16、滤筒筒本体;17、观察窗;18、出油阀门;19、出油管道;20、纱布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过滤器如图1所示,其中:
实施例1:
一种多过滤层构造的过滤器,包括滤筒筒本体16,于滤筒筒本体的上部近筒口处设有滤布15,筒底设有出油阀门18和出油管道19,于滤布下面,筒体的侧面设有通气管12与观察窗17,筒口上设有接油槽13; 一真空泵通过真空阀(未示出)接设于筒体侧面的通气管12;滤筒的筒底呈锥型,所述出油管道19设于锥部,且距离锥底的长度为距离锥顶部长度的1/2;在该锥部内设有上下两侧过滤层,上部位砾石过滤层11,下部为纱布过滤层20,砾石过滤层11的厚度为纱布过滤层20的2倍。
实施例2:
一种多过滤层构造的过滤器,包括滤筒筒本体16,于滤筒筒本体的上部近筒口处设有滤布15,筒底设有出油阀门18和出油管道19,于滤布下面,筒体的侧面设有通气管12与观察窗17,筒口上设有接油槽13; 一真空泵通过真空阀(未示出)接设于筒体侧面的通气管12;滤筒的筒底呈锥型,该出油管道设于锥部,且距离锥底的长度为距离锥顶部长度的1/2;在该锥部内设有上下两侧过滤层,上部位砾石过滤层11,下部为纱布过滤层20,砾石过滤层11的厚度为纱布过滤层20的3倍。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构思无实质性差异的各种工艺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武,未经张士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2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