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滞后的层状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1654.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利 |
主分类号: | F23D14/60 | 分类号: | F23D14/60;F23D14/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滞后 层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专利发明的技术领域:燃气燃烧的进气装置,是燃气燃烧时空气混入的一种方法,并以最佳的燃烧完成。它适用于能量释放,提高燃气燃烧品质的可靠方法。
发明的背景技术:燃气燃烧一般采用燃气、空气同步输入的方式,输入端为基准锥面,大部分燃气输入为超前,空气输入滞后;或燃气、空气平行输入。混入后燃烧响应不同步,燃烧不充分燃烧质量低下,降低了节能减排效应。目前的燃气锅炉、燃烧器、燃气炉具等等,进气状态正是这样。
发明内容:以燃气、空气输入端为基准锥面180°,燃气喷咀滞后被提起呈锥角度辐射状,空气超燃气前进入混燃室,吸入空气产生旋转运动。燃气滞后空气锥角90°~180°,燃气喷咀喷射燃气以空气产生旋转的中心方向,在混燃室层状混合呈均匀状态,一次量空气混入充分。吸入空气自行完成,吸入的一次量空气与给入燃气量成正比,从而达到燃气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最终由引射器提供给燃烧室进行热能释放,达到燃气完全充分燃烧,提高节能减排。
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热能释放和燃气输入量成正比,燃烧室的燃烧速度亦成正比,燃烧形成真空在大气压力下,吸入空气自行一次完成。混燃室与引射器一体化、模块化,以求体积的最佳方案。引射器可以是多种形式,除直线外还可以弯曲或直角。当空气进入混燃室前,在基准锥面以外的时候,可以是不同方向,不同装置,不同方式。燃气喷咀可以重合基准锥面,但不能超过临界基准锥面5毫米。燃气输入喷咀以外的其它形式,燃气气化腔体输入、燃气管道输入、燃气定量输入等,空气也超前进入混燃室,燃气滞后,但必须在同一方向混合进入燃烧室,这样层状进气以达到燃气的一次量空气充分混合。空气超前,燃气滞后是本发明的技术主体,与主体以外的多样形式无关。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燃气滞后的层状进气装置》的平面简图。
图中(1).燃气喷咀,(2).混燃室,(3).基准锥面A-A,(4).喷咀滞后锥角90°~180°,(5).引射器,(6).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混燃室(2)端口,即基准锥面A-A(3),当燃气喷咀(1)提起呈锥角辐射状,空气超前进入混燃室(2),吸入空气并产生旋转运动。燃气滞后空气,喷咀滞后锥角90°~180°(4),燃气喷射沿空气产生旋转的中心方向,在混燃室(2)层状混合呈均匀状态,一次量空气吸入混合充分。吸入一次量空气与给入燃气量成正比,保证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然后由引射器(5)提供给燃烧室(6),最终完全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利,未经陈凤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16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炉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燃气红外线燃烧器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