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角度的大空间空气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1492.5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齐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徕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F24F13/06;F24F13/24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11404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角度 空间 空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旋转角度的大空间空气墙。
背景技术
空气墙又称为空气幕,风机幕或空气门等,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门楣上,通过空气处理设备,通风机、风管、空气分布器组成通风系统,产生强大的气流,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帘,能把室内外的冷热空气隔开,起到既出入方便,又能阻止室内外冷热空气交换,同时又具有防尘、防污染,防蚊蝇的功效。但是现有的空气墙一般都在长3米,高5米的范围内,影响空气墙增大的原因主要是结构和噪声问题。空气喷射的均匀度,空气喷射的初始速度,噪声的大小是衡量空气墙性能和经济指标的主要标准。传统的空器分布器由特种纺织物制成,虽然空气分布均匀,但是阻力大,要想克服阻力,必然加大风机的动力,动力的增大,意味着噪声的增大。另外在大型空间厂房或其它空间较大的场所,为了空气幕的送风效果,通常需要设置将多台空气幕或空气墙组合起来形成超长、超高的空气幕或空气墙空来满足需要,但是,传统的空气幕或空气墙的结构形式一般为方形结构,不太适合多机多层组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声低,阻力小,空气分布均匀,方便组合的可旋转角度的大空间空气墙。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角度的大空间空气墙,包括通过固定座吊装在大型空间厂房上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由电机带动旋转,将空气从进气端吸入并增压后送入与离心式风机出风口相连的送风管道和空气分布器中,所述的空气分布器由带有进气端和出气端的截面为六边形的箱体,设置在六边形的箱体两端的风头,设置在六边形的箱体内的空气均布网和设置在出气端的喷气嘴所组成,所述的六边形的箱体两端的风头通过密封圈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的送风管道经进气端插入空气分布器的六边形的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六边形的箱体结构,可以方便排列组合和多层组合,易形成大空间的空气屏障,无论封闭区域有多大,空气墙有多长,有多高,都可以通过多台排列组合达到目的。
2)六边形的箱体结构能方便调整喷出的空气流的角度,使喷出的空气流有一个倾角,当发生火空时,能够形成抵御火灾烟气的屏障。
3)六边形的箱体内设置的空气均布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并使喷出的空气流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角度的大空间空气墙,包括通过固定座吊装在大型空间厂房上部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装置包括电机1、离心式风机2,离心式风机2由电机1带动旋转,将空气从进气端吸入并增压后送入与离心式风机2出风口相连的送风管道3和空气分布器中,所述的空气分布器由带有进气端7和出气端6的截面为六边形的箱体9,设置在六边形的箱体9两端的风头5,设置在六边形的箱体内的空气均布网10和设置在出气端6的喷气嘴11所组成,所述的六边形的箱体9两端的风头通过密封圈4与固定座8固定连接,所述的送风管道3经进气端7插入空气分布器的六边形的箱体9内。所述的空气均布网为均匀设有冲孔的不锈钢网板。这种空气均布网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并使喷出的空气流均匀。
六边形的箱体结构,可以方便排列组合和多层组合,易形成大空间的空气屏障,无论封闭区域有多大,空气墙有多长,有多高,都可以通过多台排列组合达到目的。
设置在风头5上的密封圈4,能确保在改变六边形的箱体安装角度时与固定座8的密封度;当空气墙的空气射流角度倾斜15°时,就会加大对火灾烟气的抵御能力。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噪声小,空气射流均匀,方便多台组合装配,适用于电子、仪表、食品加工、化工精密加工、商业、地铁及机场等大空间的空气墙隔离场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徕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鞍山徕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1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