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30991.2 | 申请日: | 2013-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尤根·海瑞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51/06 | 分类号: | F02M51/06;F02M6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燕娇 |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柴油发动机 喷油器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体,尤其是一种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电磁阀也越来越向高精度、高效率发展。目前市场上的柴油发动机应用电控单体泵+尾气后处理技术来达到环境标准,结构简单,有益效果明显,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下缺点:
1. 油耗大,经济性能差,单体泵的燃烧由于喷射压力小,不能达到燃烧的最大化。
2. 噪音大,驾乘舒适性低,单体泵运行过程中由于机械配合精度原因产生噪音,极大地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3. 排放不稳定,由于燃油的不充分燃烧及不均匀燃烧,后处理装置仅能吸收催化部分排放有害气体,不能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及其他有害气体排放。
其中,柴油发动机的电控喷油器对柴油机的运行效果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的运行稳定性是发动机运行稳定的关键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
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喷油器用电磁阀,包括:阀体、电磁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上部、阀下部,所述阀上部嵌套安装于阀下部形成阀体,所述的上部中心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孔;电磁阀芯设于孔内;所述的电磁阀芯设于阀体内部,所述的电磁阀芯包括电磁铁体、电磁铁芯,电磁铁体设于电磁铁芯上部,所述电磁铁体上部与衔铁阀杆固连,衔铁阀杆外部套设弹簧,所述弹簧尾端与电磁铁体固连,电磁铁体两侧分设线圈,所述电磁铁芯设于线圈下方,所述电磁铁芯的底部设有阀针。
为了提高电磁阀整体结构的牢固性,所述的电磁阀芯通过M5细牙螺纹与阀体固连。
由于M5细牙螺纹与阀体固连,又由于本电磁阀适用的柴油发动机采用高压共轨技术,为了既能够提高阀体与M5细牙螺纹连接的密封性又能够保证在高压状态下阀体的稳定性,因此阀上部为与M5细牙螺纹接触部分为韧性好的软性部分,其表面硬度高的金属件。
所述的阀体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选取坯料:选取制作阀体的材料,对其初步加工,使阀体初步成型;
2. 渗碳:对初步成型的阀体作渗碳处理,阀体表面形成一渗碳层;
3. 车加工:对步骤2中经渗碳处理过的阀体渗碳碳层进行车削,削去阀上部和与M5细牙螺纹接触的部分;
4. 淬火:对经车削处理后的阀体上部作淬火、回火处理,使其留有渗碳的表面硬度强;
5. 成型:对阀体再次上部加工车削,使其最终成型。
所述的阀体步骤处理后,既能够保证阀体与M5细牙螺纹连接时的密封性,又能够保证阀体的运行稳定性。
所述的衔铁阀杆顶部设有钢珠。
为了保证阀芯位置的稳定性,所述衔铁阀杆外缘设有衔铁阀杆限位。
所述电磁铁体中部设有泄油孔。
为了能够有效对出油口进行密封,所述阀针底部设有密封球。
为了保证弹簧位置不发生偏移,一步稳定电磁阀芯位置,所述弹簧背部设有弹簧底座。
所述阀体的下部设有开槽。
所述的线圈设于开槽上。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 结构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M5细牙螺纹固定电磁阀芯与阀体,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有效提电磁阀高运行稳定性;
2. 通断电迅速,响应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铁芯上设置开槽,固定线圈位置,保证剩磁强度的一致性,确保电磁阀的有效开关;
3. 提高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磁铁体上增设泄油孔,可将油回传至输油装置,提高油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体剖面图;
图3为阀体上部剖面图;
图4为阀体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体下部剖面图;
图6为阀体下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未经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冲洗管装置
- 下一篇:能减少结炭且能积炭的湿式缸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