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406.9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郑晓天;曾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铁;郑晓天;曾振军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强效 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适用于对液体、气体等流体进行强效磁化处理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流体磁化处理技术已经在节能、环保、人体保健等多个技术领域成功应用。虽然不断有流体磁化技术成功应用的成果被大量报道,但始终没能广泛地推广应用,且人们对该技术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原因何在?笔者通过对国内类似产品的结构及原理、性能参数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发现国内众多的磁化处理装置受结构的影响,普遍存在磁场强度低(普遍低于5000GS)、磁化结构复杂等问题,导致效果差、效率低、不稳定、不安全,使用效果不明显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流体磁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包括永磁磁棒,及绕设于永磁磁棒外周的螺旋管;所述的螺旋管外周还设有永磁套管;需磁化的流体经螺旋管内流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永磁套管为分体式结构,至少包括二个瓦片式永磁铁。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螺旋管的圈数为10-20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螺旋管的圈数为10-20圈;螺旋管内径为5-15mm,壁厚为0.5-1.0mm,永磁磁棒的直径为20-40mm,永磁套管的内径为32-72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螺旋管为导磁体或永磁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永磁套管外周设有铁磁屏蔽管,永磁套管的两端设有与铁磁屏蔽管可拆式联接的端盖;所述的端盖为非导磁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螺旋管的两端沿轴线方向向外延伸穿过端盖,与端盖外侧设有的管接头密封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可拆式联接为螺纹联接或带卡簧固定的轴孔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铁磁屏蔽管的外周还设有管状外壳。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螺旋管内流过的流体为水、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需要磁化的流体从螺旋管内流过,并受到内侧的永磁磁棒和外侧的永磁套管的磁化,使磁管内部磁场强度可达到10000GS,且可以使流体流经磁管时最大限度地切割磁力线。其结构简单,且大幅度提高了磁化的磁场强度,解决了现有磁化处理装置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体积大、重量重、磁能积利用率低的不足,实现了单位体积磁化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且工艺性好的优势,其适用范围广、成本低,便于组织大批量生产。当用于燃油磁化处理时,燃油经由螺纹磁化流动,使燃油催化、磁化效果达到了最佳状态,不仅节油效果明显、燃烧充分,而且在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排放。当用于水磁化处理时,水从螺纹强磁管中穿过,强磁场作用下水分子的氢键角发生改变,原来缔合链状的大分子,断裂成单个小分子,水分子偶极距发生偏转,使水的分子簇减小,激活了水的生态活性,应用在工业、农业或人体保健行业亦具有良好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的螺旋管采用纳子接头与管接头进行联接的具体实施例的剖面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 永磁磁棒 20 螺旋管
30 永磁套管 31 瓦片式永磁铁
40 铁磁屏蔽管 50 端盖
51 管接头 52 密封圈
60 管状外壳 50A 端盖
70 台阶孔 71 内孔
72 外孔 80 纳子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流体强效磁化装置,包括永磁磁棒10,及绕设于永磁磁棒10外周的螺旋管20;螺旋管20外周还设有永磁套管30;需磁化的流体经螺旋管20内流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铁;郑晓天;曾振军,未经郑铁;郑晓天;曾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