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包装机套袋装置中的硬质吸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314.0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郜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郜法军 |
主分类号: | B65B43/42 | 分类号: | B65B4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308 陕西省西安户县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包装 机套 袋装 中的 硬质 吸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指一种全自动包装中的自动套袋装置中的硬质吸头。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肥厂,所用的塑料袋、编织袋、牛皮纸袋或复合袋,由整形(整形称之为袋子处于正确位置的、平平展展的状态或形状)过来的一个(单个)袋子要实现自动套袋所用的吸头为橡胶吸头,此种橡胶吸头存在以下缺点:橡胶吸头不耐磨损、易老化,常常需要更换。由于橡胶吸头较柔软,对料袋的制作有特殊要求,如必须覆膜料袋,使自动套袋的成功率不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不需维修、对料袋无特殊要求、上袋成功率高的全自动包装机套袋装置中的硬质吸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了叙述和理解方便,请同时参考附图,故在此将图中标号放置于括号内。
全自动包装机套袋装置中的硬质吸头,由吸头(1)内固定分开吸力杆组件组成,其特征是:由金属、尼龙或工程塑料硬质材质制作的吸头(1)和分开吸力杆组件组成一个单一整体吸头,其分开吸力杆组件是立柱(2)一端用立柱连接杆(3)固定在吸头(1)内轴向处,位于吸头(1)内轴向上的立柱(2)另一端朝向吸口外,其端面与吸头(1)吸口端面看齐或略进去缩回0-5毫米以内,最好是0-2毫米以内。
所述的全自动包装机套袋装置中的硬质吸头,其特征是:上述的分开吸力杆组件还指结构是直接将吸袋档杆(4)固定在吸头(1)吸口端面内径向处,吸袋档杆(4)外周(或称作母线)线与吸头(1)吸口端面看齐或略进去缩回0-5毫米以内,最好是0-2毫米以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吸头1和分开吸力杆组件均是硬质材料制作的,整体吸头不需维修。由于整体吸头造价低廉,使用3-5年后根据情况直接更换,而橡胶吸头一次能用3-5个月,使用中不需维护保养,根据装的物料性质的不同,很方便的更换成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材料或钛材料,解决了以前吸头材料不耐磨、使用寿命短、常常更换零部件、不便维修的缺点;同时硬质吸头比以前橡胶吸头要耐磨损,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硬质吸头可用金属、尼龙、工程塑料等硬质材质制作,打破了以前认为吸头或称作吸盘要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作的惯例,改变了以前长期认为橡胶吸头吸力强的偏见;提高了吸咗力或吸抓力,上袋的成功率提高到99.9%。2、采用分开吸力杆组件,优点和效果显著。如果在硬质吸头1中没有分开吸力杆组件,即没有立柱2或者没有吸袋档杆4将会产生吸头1会把料袋吸进吸孔中,吸力过小又吸不住袋子,吸力过大导致吸头周围漏气、该放袋时却不能按时松开、工作效率降低;由于影响吸力大小的因素很多,就是调整好吸力大小,但也难以稳定工作,常常出现过早掉袋、难掉袋、漏气等缺点。通过大量实验得知采用最简单的分开吸力杆组件,效果最好,此时吸孔在分开吸力杆作用下变成环状吸力孔、半圆形吸孔、甚至采用其他分开吸力杆结构吸孔变成弯曲弧形、“U”的折线槽形、“『』”的折线槽形等形状,提高了吸咗力或吸抓力,来达到吸袋、张袋、上袋工作性能稳定的目的。3、由于结构极其简单,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使我国全自动包装全面普及,大大解放劳动力。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图1是第一种吸头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第二种吸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号说明:1、吸头,2、立柱,3、立柱连接杆,4、吸袋档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和图2是第一种吸头1结构的视图,其结构特点是在吸头1内轴向有立柱2,立柱2一端用立柱连接杆3固定在吸头1内,立柱2另一端朝向吸口外,立柱2另一端端面与吸头1吸口端面基本看齐一致,参见图1,就是缩回0-5毫米以内(含有5毫米)任意位置也可以安全工作,对吸住的局部袋子有吸进咗住作用,完成对装料的袋子作吸进抓住功能;另外一个特点是均为由金属、尼龙或工程塑料等硬质材质制作,针对需要装袋的不同物料来更换所需吸头1,吸头1是通过螺纹或焊接与负压吸杆封闭连接后进行工作。如果在硬质吸头1中没有立柱2将会产生吸头1会把料袋吸进吸孔中,导致吸头周围漏气、该放袋时却不能按时松开、工作效率降低。
参见图3和图4是第二种吸头1结构的主视图,直接将吸袋档杆4径向固定在吸头1吸口端面内,这种固定方式可采用机械行业常用的焊接、粘接、镶嵌等固定方式,也同样对吸住的局部袋子有吸进咗住作用,完成对装料的袋子作吸进抓住功能;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结构均能够完成对袋子作吸进抓住功能。过去本行业一直认为吸头或称作吸盘要用橡胶等软质材料制作,因为其在吸力作用下密封良好,但是对于广泛使用的编织袋等这个可变形的、有透气作用的袋子来说,常常出现吸不住抓不住的现象,吸住的成功率约在90%以下,所以原有自动套袋的料袋必须是特制有要求的,例如必须是覆膜的料袋,而本实用新型的吸头对料袋无要求。同时由于现有技术物料的腐蚀性对吸头有一定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对吸头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材料就完全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郜法军,未经郜法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