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305.1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曾盛明;陈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P1/00 | 分类号: | F16P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机 安全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压力机用安全门。
背景技术
压力机的中间区域为模具作业区,其属危险区域。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会在压力机的前侧配置安全防护门,以隔离操作人员与模具作业区。现有技术的压力机用安全门包括滑动配合在压力机前侧两根支撑柱上的安全门本体以及安装在压力机上侧横梁上且位于安全门本体正上方的电动吊车,所述的电动吊车与安全门本体连接。上述结构的压力机用安全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现有技术压力机用安全门上下滑动和静止均是依靠电动吊车来进行,因此若电动吊车出现故障,使得电动吊车与安全门本体脱离,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现有技术的压力机用安全门的安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的压力机用安全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力机用安全门,包括滑动配合在压力机前侧两根支撑柱上的安全门本体以及安装在压力机的上侧横梁上且位于安全门本体正上方的电动吊车,所述的电动吊车与安全门本体连接,所述的压力机用安全门还包括一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分别与安全门本体、上侧横梁连接。
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为一防坠速差器;所述的防坠速差器安装在上侧横梁上,所述防坠速差器的防坠挂钩与安全门本体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设有一安全防护装置,这样当电动吊车与安全门本体脱离时,可在一定的距离内快速制动安全门本体,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的安全性能好。
作为改进,所述两个支撑柱和安全门本体上分别设有一上死点锁定装置;所述的上死点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柱上的气缸和焊接在安全门上侧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一供气缸活塞杆穿过的通孔。通过该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将安全门锁定在上死点,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的安全性能。
作为改进,所述的压力机用安全门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安装在上侧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的挂钩与安全门本体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使得较大面积的安全门可以平稳地上下活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的工作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机用安全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支撑柱,2、安全门本体,3、上侧横梁,4、电动吊车,5、防坠速差器,6、气缸,7、连接块,8、通孔,9、弹簧平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机用安全门,包括滑动配合在压力机前侧两根支撑柱1上的安全门本体2以及安装在压力机的上侧横梁3上且位于安全门本体2正上方的电动吊车4;安全门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两根支撑柱上设有与两根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的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该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所述的电动吊车4与安全门本体2连接,所述的压力机用安全门还包括一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分别与安全门本体2、上侧横梁3连接。
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为一防坠速差器5;所述的防坠速差器5安装在上侧横梁3上,所述防坠速差器5的防坠挂钩与安全门本体2连接。
所述两个支撑柱1和安全门本体2上分别设有一上死点锁定装置;所述的上死点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支撑柱上1的气缸6和焊接在安全门上侧横梁3上的连接块7;所述的连接块7上设有一供气缸6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8;当安全门本体2到达上死点时,气缸6的活塞杆伸入通孔8内以进行限位。
所述的压力机用安全门还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9,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9安装在上侧横梁3的左右两侧,所述至少两个弹簧平衡器9的挂钩与安全门本体2连接。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金丰(中国)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步进式套筒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的燃烧保护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