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30259.5 | 申请日: | 201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童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风口 自动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属于汽车内饰系统,一般布置在仪表板上,用于汽车空调的出风,可调节风量、风向,改善驾驶舱的环境温度,对提高驾驶舱的乘坐舒适性,美化仪表板整体造型有较重要的作用。汽车空调出风口按照外形区分有圆形、矩形及其他不规则形状,按照叶片的关闭形式区分有开放式和全封闭式。
汽车空调出风口系统是汽车内饰件上子零件最多、装配结构最复杂、生产效率最低的总成零件,目前主要靠手工装配来完成,手工装配效率较低,且装配的出风口成品存在着诸多质量问题,如:出风口的叶片操作手感不一致,工作不稳定、传动不准确、对传动力的影响较大等问题。并且,随着空调出风口产品形状的日渐增多,多种形状多异的汽车空调出风口也逐渐出现,因此传统的空调出风口装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设置于该工作台上的装配组件,还包括一气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动作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竖向装配组件和分别设置于该竖向装配组件左右两侧的第一横向装配组件和第二横向装配组件;其中,所述竖向装配组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一用来放置水平叶片的固定座和位于该固定座上方、可上下移动的、用来安放壳体的固定槽,且该固定槽的开口向下,所述第一横向装配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水平相对的、用来放置左固定连杆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横向装配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水平相对的、用来放置右固定连杆的第二滑块。
所述固定座的下端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嵌设有第三滑块以及用来驱动该第三滑块动作的第三气缸,第三滑块在第三气缸的推动下可使固定座上的水平叶片定位。
为使安放壳体的固定槽可根据需要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槽的上方固定嵌设有第四滑块,该第四滑块的上端与竖向设置的第四气缸的气缸杆连接。
为在装配操作中控制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动作,所述第一横向装配组件还包括用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动作的第一气缸以及控制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工装开关,同时所述第二横向装配组件还包括用来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动作的第二气缸以及用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工装开关。
为应对装配过程中的意外情况,提高装配工装操作安全性,所述第一横向装配组件还包括一控制所述自动装配工装的急停开关。
所述气电控制装置为一与所述装配组件电连接的控制机箱,该控制机箱上设置有总电源开关和气压表组,以控制该自动装配工装总电源开闭,调整压力表,使得气压值达到指定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相互配合动作的竖向装配组件和第一、第二横向装配组件,在竖向装配组件的固定座、固定槽,第一横向装配组件的第一滑块,第二横向装配组件的第二滑块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水平叶片与固定连接的装配以及装配好的水平叶片与壳体的装配,从而完成整个出风口的装配,采用该自动装配工装,无需反复调试叶片的传动力,即能做到叶片状态的一致性,与手工装配相比,节约了装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装配的汽车空调出风口工作稳定,传动准确、可靠,手感良好,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汽车空调出风口自动装配工装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联合采收机
- 下一篇:马铃薯收获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