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倍压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0238.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0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友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0 | 分类号: | H02M7/10;H02M7/217;B23K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欧阳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整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流电路,尤其是一种新型倍压整流电路,属于直流滤波电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手工电弧焊机使用环境中,有很多工作场所不能同时提供单相AC220V/380V两种输入电源。因此,可以任意使用其中一种电源的焊机成为了很多用户的首选。目前,双用电焊机在输入交流220V时,通常采用倍压整流电路,将母线电压提升;在输入交流380V时,直接电容滤波。
传统的倍压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以输入电源为AC220V的情况进行分析,通电时,首先继电器J1工作,电源给电解电容C9~C16充电。当输入电压为AC220V时,此时有倍压信号输入,光耦U1导通,然后场效应管Q3导通,继电器J2的线圈J2A通电,触点J2B直接吸合,此时触点J2B两端之间存在0~155V的电压差(由于继电器J1的触点J1B吸合,电解电容C12正负两端存在155V的直流电压,同时交流输入端的2脚与电解电容C12的负端存在0~310V的脉动电压),当触点J2B吸合且两端存在高压的时候,触点J2B在吸合过程中将出现拉弧现象,使触点J2B烧损,吸合时可产生最高300A的电流峰值。
由此可见,传统的倍压整流电路在使用时,倍压继电器在转换过程中触点之间会出现高压大电流的电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触点烧损的现象,因此维修率较高,不利于用户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倍压整流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新型倍压整流电路,包括倍压信号输入端、交流输入端、继电器J1~J2、光耦U1以及场效应管Q2~Q3,所述交流输入端的1脚通过整流器B1连接继电器J1的触点J1B一端以及继电器J2的触点J2B一端,所述交流输入端的2脚连接继电器J2的触点J2B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整流电路还包括继电器J3、NTC热敏电阻VR4、电阻R16、电解电容C19以及场效应管Q5,所述倍压信号输入端通过光耦U1、场效应管Q3与继电器J3连接;所述电阻R16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19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栅极;所述继电器J3的触点J3B和NTC热敏电阻VR4串联,该串联电路并联在继电器J2的触点J2B两端。
具体的,所述倍压整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4、D5和D9,所述继电器J1的线圈J1A一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继电器J1的线圈J1A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接+24V电源;所述继电器J3的线圈J3A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继电器J2的线圈J2A一端和二极管D9的正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漏极;所述继电器J3的线圈J3A另一端、继电器J2的线圈J2A另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和二极管D9的负极连接+24V电源。
具体的,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场效应管Q5的源极和电解电容C19的负极接地。
具体的,所述倍压整流电路还包括电解电容C9~C16,所述电解电容C9的负极、电解电容C10的负极、电解电容C11的负极、电解电容C15的负极、电解电容C12的正极、电解电容C13的正极、电解电容C14的正极和电解电容C16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触点J1B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9的正极、电解电容C10的正极、电解电容C11的正极和电解电容C15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2的触点J2B另一端;所述电解电容C12的负极、电解电容C13的负极、电解电容C14的负极和电解电容C16的负极连接整流器B1。
具体的,所述电阻R16和电解电容C19组成延迟电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倍压整流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效果好的特点,在增加很少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继电器的损坏而导致的双用电焊机故障问题出现,很好提高了双用电焊机的稳定性及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倍压整流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倍压整流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友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友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细胞冻存盒
- 下一篇:冲压外花键槽的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