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874.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8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蓉;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F16K3/30;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截止 流体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也叫闸板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阀门。它的闭合原理是闸板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高度光洁、平整一致,相互贴合,可阻止介质流过,并依靠顶模、弹簧或闸板的模形,来增强密封效果。它在管路中主要起切断作用。
闸阀具有流体阻力小,适用的压力、温度范围大等特点,是一种最常用的截断阀,用于截断或接通管路中的介质。在全开时整个流通直通,此时介质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对于高速流动的介质,闸板在局部开启状况下可以引起闸门的振动,而振动又可能损伤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而节流会使闸板遭受介质的冲蚀。因此闸阀属于全开全关型阀门,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的工况。不适用于作为调节或节流使用。传统闸阀的阀杆行程没有提醒功能,某些情况只能凭借个人经验,对闸阀的维护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闸板转动、能自动警示关闭开启状态的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手轮和闸板;阀体和阀盖螺纹连接,阀盖头部设有开口朝上的圆形滑槽,手轮底部嵌入滑槽且可在滑槽内转动;闸板设在阀体的内腔;阀杆穿过阀盖头部的阀杆孔,阀杆上部与手轮螺纹连接,阀杆下端与闸板连接;阀杆中部设有T形键,阀体上设有与T形键相适配的T形键槽;T形键随着阀杆的升降同步在T形槽内上下滑动;在T形键槽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阀杆升降带动T形键分别触及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并驱动灯光警示器发出灯光警示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防止闸板转动,自动显示闸阀的完全开启或者完全关闭状态,有效延长了闸阀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闸阀的工作稳定性,使得操作人员对阀门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实施例的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阀杆、4-阀板、5-手轮、6-T形键、7-填料函、8-压圈、9-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用于截止流体的闸阀,由阀体1、阀盖2、阀杆3、手轮5和闸板4组成。
阀体1和阀盖2螺纹连接。在阀盖2的头部设有开口朝上的圆形滑槽,手轮底部嵌入滑槽且可在滑槽内转动。
阀杆1穿过阀盖2头部的阀杆孔。阀杆1上部设有螺纹并与手轮5通过螺纹连接,阀杆下端与闸板4螺纹连接,闸板4设在阀体1的腔体内,转动手轮可以驱动阀杆1升降并带动阀板4升降,通过闸板4上升或下降来开启或关闭通道。
在阀盖2头部与阀杆3的接合处设有填料函7,填料函7内设有填料,填料经压圈8压紧后再通过压紧螺母9旋紧固定。
在阀杆3的中部设有突出的T形键6,在阀体1内相应位置处设置有T形键槽,T形键与T形键槽相适配,并将T形键6置于T形键槽内。转动手轮5时,T形键6随着阀杆3的升降可以同步在T形键槽内上升或下降。
在阀杆上设置与阀体上T形槽相适配的T形键6,可以起到防止阀杆转动的作用。
另外,在T形槽的上端与下端分别设有2个压力传感器,2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灯光警示器电连接。
工作过程:
当转动手轮将闸阀完全开启时,阀杆带动T形键6抵达T形键槽的上端并与设在压力传感器上端的压力传感器紧密贴合,T形键槽上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亮灯警示器连接并发出相对应的灯光报警信号,指示阀门达到完全开启的状态。
当转动手轮将闸阀完全关闭时,阀杆带动T形键6抵达T形键槽的下端并与设在压力传感器下端的压力传感器紧密贴合,压力传感器与亮灯警示器连接也发出相对应的灯光报警信号,显示阀门达到完全紧闭的状态。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阻燃防强电干扰环保型铁路信号电缆
- 下一篇: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