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昼行灯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267.6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杨磊;张亚明;燕高锋;吴绍传;贾佳鹏;王银巧;务东阳;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昼行灯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灯控制器,尤其是涉及机动车昼行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道路安全性,降低车辆意外故障的发生率,机动车多要求安装昼行灯。根据有关标准(欧洲ECE R48《关于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认证的统一规定》),机动车昼行灯需要在车辆前雾灯或者前大灯开启的时候能够自动关闭。目前,安装有昼行灯的机动车多采用机械开关手动控制昼行灯的开闭,其存在的不足是驾驶员在白天驾驶车辆时往往忘记打开昼行灯开关。同时,当昼行灯损坏时不能及时发现予以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动车昼行灯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昼行灯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昼行灯功率驱动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昼行灯功率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昼行灯故障检测模块与提示灯连接;微控制器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隔离保护模块分别与位置灯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车速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隔离保护模块分别与远光灯开关、近光灯开关、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的动触点连接;所述远光灯开关、近光灯开关、左转灯开关、右转灯开关的静触点与昼行灯功率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通信端通过CAN接口模块与行车电脑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不仅可以按照设定的逻辑程序自动控制昼行灯的开、闭,还可以自动监测昼行灯的工作状态,当昼行灯损坏时及时发现并给予提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昼行灯功率驱动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1中昼行灯故障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动车昼行灯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1,所述微控制器1的电源输入端通过稳压器2和电源模块3与车载电源连接;微控制器1的控制输出端与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输入端连接;所述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的输出端通过昼行灯故障检测模块5与左、右侧提示灯6、6.1连接;微控制器1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一隔离保护模块7分别与位置灯信号8、发动机转速信号9、车速信号10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第二隔离保护模块11分别与远光灯开关12、近光灯开关13、左转灯开关14、右转灯开关15的动触点连接;所述远光灯开关12、近光灯开关13、左转灯开关14、右转灯开关15的静触点与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1的通信端通过CAN接口模块16与行车电脑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实用新型设定的昼行灯通电开启条件为:位置灯信号8关闭、发动机转速>300r/min、车速>3km/h。昼行灯安装在车体前面左、右两侧。
当左、右侧昼行灯均正常工作时,安装在仪表盘上的提示灯6、6.1常亮;当有一侧的昼行灯不能正常工作时,仪表盘上对应的提示灯6或6.1闪烁,闪烁频率为60次/min;当两侧的昼行灯都不能正常工作时,仪表盘上的提示灯6、6.1同时闪烁,闪烁频率为120次/min,以提醒驾驶员及时对昼行灯进行维修。
如图2所示,三极管Q1、Q2和集成电路U1(IRF7342)构成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当微控制器1检测到昼行灯开启条件达到时,会输入一个高电平使三极管Q1、Q2工作,使集成电路U1(IRF7342)的2脚、4脚端为低电平,进而使集成电路U1(IRF7342)的2脚与7脚、4脚与6脚导通,+12VP流经采样电阻R1、R2后注入昼行灯灯具的正极,昼行灯被点亮。
如图3所示,双路高速低噪声运算放大器U2(MC33078)和小信号二极管Q3(BZX84C5V1)构成昼行灯状态检测电路,运算放大器U2(MC33078)对图2中的采样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然后将该电压放大3.9倍后送入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昼行灯功率驱动器4根据电压值判断昼行灯当前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光绿色散热涂料
- 下一篇:一种海绵切割机上的海绵压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