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8176.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庆;陆伟东;郑维;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12 | 分类号: | E04B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钢筋混凝土 组合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构件,具体涉及到轻型或重型木结构房屋中的混凝土-木组合楼板,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轻型或重型木结构房屋的楼板主要采用木板和木质搁栅组成的楼板体系。这种楼板的强度、刚度较低,适用跨度较小,隔声和防火性能也较差。授权号为CN201660990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板。该新型组合楼板与传统木楼板相比,构件强度、刚度、隔声和防火性能均得到了改善。与传统钢筋混凝土楼盖相比,楼板的厚度降低了,有效减小结构自重,相应的降低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水平力以及基础大小,进而降低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板,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木质搁栅、方头木螺钉、钢管预埋件和楼板边缘预埋件,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钢管预埋件,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侧边设有楼板边缘预埋件;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方头木螺钉与下方对应的木质搁栅连接,方头木螺钉穿过所述钢管预埋件,相邻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之间通过所述楼板边缘预埋件进行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木质搁栅所用木材为原木、层板胶合木(Glulam)或旋切胶合木(LVL)。
作为优选,所述木质搁栅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倒T型,搁栅间距为400-600mm。
作为优选,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内配有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为6-12mm,钢筋间距为100-150mm;混凝土厚度为60-75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30mm。
作为优选,所述钢管预埋件为带侧翼钢管预埋件,钢管壁厚2-3mm,钢管内径与方头木螺钉外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方头木螺钉直径为16-20mm。
作为优选,所述楼板边缘预埋件采用带锚筋方钢管预埋件,钢管边长60-100mm,壁厚6-8mm,锚筋采用带肋钢筋,钢筋直径12-1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木楼板相比,可以增强楼面承载能力和刚度,大幅提高隔声效果及防火性能;并且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板相比,本实用新型能省去制模、浇注和硬化等过程,大幅加快施工进度,并降低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预埋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边缘预埋件示意图。
图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木质搁栅2、方头木螺钉3、钢管预埋件4、楼板边缘预埋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木组合楼盖,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木质搁栅2、方头木螺钉3、钢管预埋件4、楼板边缘预埋件5组成。
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内设有钢管预埋件4,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侧边设有楼板边缘预埋件5;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通过方头木螺钉3与下方对应的木质搁栅2连接,方头木螺钉3穿过所述钢管预埋件4,相邻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之间通过所述楼板边缘预埋件5进行螺栓连接。
所述木质搁栅所用木材为原木、层板胶合木(Glulam)或旋切胶合木(LVL),木质搁栅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倒T型,搁栅间距为400-600mm。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1采用工厂预制,楼板内配有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为6-12mm,钢筋间距为100-150mm;混凝土厚度为60-75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30mm。在相应位置设置钢管预埋件4和楼板边缘预埋件5。
所述方头木螺钉直径为16-20mm。
如图4所示,钢管预埋件4由圆钢管41和方形翼缘板42组成,钢材厚度为2-3mm;圆钢管41的内径同方头木螺钉3的外径;方形翼缘板42与圆钢管41通过点焊连接。
如图5所示,楼板边缘预埋件5由方钢管51和锚筋52组成,方钢管壁厚6-8mm,方钢管边长60-100mm;锚筋宜选用带肋钢筋,直径12-16mm;锚筋52与方钢管构件51通过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81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活血强身健美功效的米糠油
- 下一篇:一种轮胎式装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