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隔爆型锂离子电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7779.0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6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隔爆型 锂离子 电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电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推行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构建,需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为最终目标,通过分析自身安全生产条件,结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避难硐室设置及技术要求,构建起覆盖全矿井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以井下避难硐室为核心,通过与矿井原有压风、供电和信息处理等系统的有效对接进行构建,且与矿井生产环境相适应。煤矿避险系统中的防爆空调、照明灯、防爆电机、硐室用监控系统等设备都需要有电源进行电能供给,而现在煤矿井下没有后备电源,在出现故障或发生矿难时,井下人员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电源控制装置,能在发生矿难时,有效地保证为煤矿避险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电能,从而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隔爆型锂离子电源控制装置,包括矿用隔爆型充电机、矿用隔爆型蓄电池和防爆电脑控制装置,矿用隔爆型充电机与矿用隔爆型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的矿用隔爆型蓄电池包括10-50个锂离子电池组及与其串联的10-50个BMMS电池检测模块,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由8个单体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BMMS电池检测模块与BTMS电池管理模块连接,BTMS电池管理模块与防爆电脑控制装置连接,防爆电脑控制装置与矿用隔爆型充电机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备用充电机,所述的备用充电机并联在矿用隔爆型充电机的两端。
优选地,BMMS电池检测模块与BTMS电池管理模块通过CAN总线连接;BTMS电池管理模块与防爆电脑控制装置通过CAN总线连接;防爆电脑控制装置与矿用隔爆型充电机通过CAN总线连接。
工作原理:BMMS电池检测模块将检测的各个锂离子电池组的电压及电量信息通过BTMS电池管理模块传递给防爆电脑控制装置,防爆电脑控制装置进行分析处理,若电池的电量低于设定电量值范围时,防爆电脑控制装置控制矿用隔爆型充电机对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充电,当检测的电量值大于设定电量值范围时,防爆电脑控制装置控制矿用隔爆型充电机停止充电,从而防止电池的过冲电及过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结构稳定,能在发生矿难时,有效地保证为煤矿避险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电能,从而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中:1、矿用隔爆型蓄电池,2、锂离子电池组,3、BMMS电池检测模块,4、BTMS电池管理模块,5、防爆电脑控制装置,6、矿用隔爆型充电机,7、备用充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矿用隔爆型充电机6、矿用隔爆型蓄电池1和防爆电脑控制装置5,矿用隔爆型充电机6与矿用隔爆型蓄电池1电连接;所述的矿用隔爆型蓄电池1包括10-50个锂离子电池组2及与其串联的10-50个BMMS电池检测模块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2由8个单体锂离子电池串联组成;BMMS电池检测模块3与BTMS电池管理模块4连接,BTMS电池管理模块4与防爆电脑控制装置5连接,防爆电脑控制装置5与矿用隔爆型充电机6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备用充电机7,所述的备用充电机7并联在矿用隔爆型充电机6的两端;增加备用充电机能在主充电机发生故障时,保证本实用新型能正常供给电能。
优选BMMS电池检测模块3与BTMS电池管理模块4通过CAN总线连接;BTMS电池管理模块4与防爆电脑控制装置5通过CAN总线连接;防爆电脑控制装置5与矿用隔爆型充电机6通过CAN总线连接;采用CAN总线连接方式能使信号传输稳定,保证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稳定性。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连入煤矿避险系统,当发生矿难时,能给矿避险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提供电能;保证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了井下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未经徐州大屯工贸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7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法兰面涨力吊具
- 下一篇:一种钢带缺陷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