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带式压滤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26843.3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飞;张林林;周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带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对固液分离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带式压滤机利用重力和压榨的作用进行固液分离,是一种能连续排出滤饼的过滤设备,具有体积小、运动稳定、操作方便、处理量相对较大等优点。但总体来说,现有的带式压滤机处理后的滤饼水分较高,脱水效率低。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脱水效果好的新型带式过滤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带式压滤机设计和功能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脱水效率的新型带式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给料器、挡板、电渗透正极钢柱、电渗透负极钢板、直流电源、导线、上滤带、下滤带、导向辊、加压辊、加压辊对辊、挤压辊、驱动辊、滤带张紧装置、滤带调偏装置、滤带清洗装置、接水槽、驱动装置、卸料刮刀、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滤带、下滤带、电渗透负极钢板、挡板、导向辊构成一个料浆池;电渗透负极钢板安装于滤带下方,电渗透正极钢柱设于料浆池内并与负极钢板平行;上滤带和下滤带夹带过滤物料从加压辊与加压辊对辊中经过后,通过两个导向辊及后面第一个挤压辊使两层滤带分开形成一个楔形夹角,并在后面第一个挤压辊处上滤带与下滤带重新裹紧进入挤压辊组。
所述给料器安装于料浆池正上方。
所述料浆池由上滤带、下滤带、电渗透负极钢板、挡板、导向辊构成。其中两块电渗透负极钢板分别安装于上滤带、下滤带下方;两块挡板与滤带垂直,分别安装于两侧;浆料池中部的两个导向辊使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的夹角从较大角度减小到30度以下。
所述电渗透负极钢板有两块,分别安装于上滤带、下滤带下方,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为不锈钢材质,上表面有均匀排布的圆柱形凸起。
所述电渗透正极钢柱有两组,由不锈钢柱构成,安装在料浆池内部,分别与两块电渗透负极钢板平行。
所述加压辊安装于料浆池下方,与一个加压辊对辊配对安装,并有一个挤压装置为加压辊提供压力。
所述挤压装置是气缸、气囊或机械弹簧机构。
所述导向辊为八个,加压辊后的两个导向辊与后面第一个挤压辊呈三角分布,将上滤带与下滤带分离形成一个楔形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给入物料到料浆池内,物料中的粗颗粒首先沉降,并吸附于滤带表面用以提高滤饼的透水性能。而且,料浆池的加设,使物料无需先进浓缩池,降低了建厂成本。
2、料浆池中的物料在电渗透作用下,水透过滤带向负极钢板移动,并从钢板上的水槽中排出,使滤带附近的物料浓度增大,达到初步的脱水效果,且物料浓度的提高能大幅改善压滤效果。
3、浆料池中部的两个导向辊使上滤带与下滤带之间的夹角从较大角度减小到30度以下,使物料更容易进入加压辊、加压辊对辊之间进行高压脱水。
4、过滤物料从加压辊与加压辊对辊中经过后,通过两个导向辊及后面第一个挤压辊使两层滤带分开形成一个楔形夹角,滤饼在自重以及卸料刮刀的作用下跌落摔碎使滤饼中心水分高的部分暴露出来,这能使滤饼进入挤压辊后的挤压脱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带式压滤机具有降低成本、提高脱水效率、降低滤饼水分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脱水,以及石油、化工、冶金、造纸、矿业、食品等行业的固液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电渗透正极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附图2a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电渗透负极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附图3a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含义如下:
1—机架 2—给料器 3—后挡板 4—前挡板
5—电渗透正极钢柱 6—电渗透正极钢柱 7—电渗透负极钢板
8—电渗透负极钢板 9—直流电源 10—下滤带 11—上滤带
12—导向辊 13—导向辊 14—导向辊 15—导向辊 16—导向辊
17—导向辊 18—导向辊 19—导向辊 20—加压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6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辅助钢轨的双块式混轨枕
- 下一篇:一种防蚊虫织品印染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