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油炸过程中介电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品质指标换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6600.X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刘书香;叶昕轶;昝子豪;郭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油炸 过程 中介 特性 参数 测定 品质 指标 换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加工内置平行电极板和电信号转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油炸过程中介电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品质指标换算装置。
背景技术
油炸食品是我国的传统食品,无论是逢年过节的炸丸子、春卷,还是常吃的油条、煎饼、糍粑,都在日常饮食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快餐消费使得油炸食品如炸薯条、炸鸡块等普及世界,据统计,每年用于油炸食品生产的食用油高达2千万吨。然而食用油在油炸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品质低劣的油炸食品不仅对身体没有补充能量、提供营养的作用,反而会引起许多急慢性疾病,对人体负面影响极大。
在特定油炸食品(马铃薯片)油炸过程中对食品原料外加电场,在线测定其油炸过程中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分别在油炸期间间隔一定时间(如20s)取出不同油炸阶段的食品样品,测量部分化学指标变化及氧化终产物(ALEs)代表物含量。对比食品样品物理-化学指标,寻找相关性并联立建立数学模型,以期达到对食品油炸过程中化学指标快速检测。
而目前市面上不具备这种测定装置,使得人们不能了解油炸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各种品质的变化情况,从而无从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油炸过程中介电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品质指标换算装置,能够在线测定其油炸过程中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并转化为品质指标进行显示和记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食品油炸过程中介电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品质指标换算装置,包括食用油、平行电极板、温度计、LCR测量仪和计算机,食用油的加工装中内置有平行电极板,平行电极板中端与LCR测量仪检测头相连,LCR测量仪以RS232串口与计算机相连;所述的食用油内还设置有温度计。
所述的平行电极板尺寸为4cm*8cm*1mm。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线测定其油炸过程中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并转化为品质指标进行显示和记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食品油炸过程中介电特性参数的测定及品质指标换算装置,包括食用油1、平行电极板2、温度计3、LCR测量仪4和计算机5,食用油1的加工装中内置有平行电极板2,平行电极板2中端与LCR测量仪4检测头相连,LCR测量仪4以RS232串口与计算机5相连;所述的食用油内还设置有温度计3。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平行电极板2尺寸为4cm*8cm*1mm。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方法:将该装置的油炸设备装满食用油(如棕榈油),连接平行电极,LCR仪器与计算机线路,开机并打开相关软件并设定相关参数(食用油种类,食物种类,油炸时间,测定间隔时间(如t秒))。加热食用油到指定温度后开始测定,此时两个新的excel表格被创立出来,分别显示介电参数和化学指标。放入待炸食物,并在线观察每t秒记录的介电参数和品质指标,分析加工时间内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判定油炸食品的品质并确定油炸终点。
实施例:试验材料及设计
特级棕榈油:购买于超市;
马铃薯片:新鲜马铃薯去皮、洗净并切片至5cm×5cm×1cm规格;
鸡胸肉:将鸡胸肉洗净、切块,每块5cm×5cm×1cm规格;
薯片:将马铃薯去皮、洗净、切条,每片5cm×5cm×1cm规格;
生鱼片:选择新鲜鲤鱼,去鳞、洗净并切片,每片5cm×5cm×1cm规格;
LCR:3522-50,HIOKI日本日置电机株式会社;
数显式温度测定仪:LR4210,日本Yokogana公司。
油炸用新鲜马铃薯购买于当地市场,削皮洗净后切成5cm×5cm×1cm规格大小,浸泡于水中,油炸前沥干水分,置于高温棕榈油中进行油炸(不接触油炸锅底部或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6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横机中的罗拉结构
- 下一篇:井盖缺失警示及智能无线电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