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位紧凑型快速插接通讯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26539.9 | 申请日: | 201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39;H01R24/5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快速 插接 通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用辅助电器,尤其是一种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接线用的插接模块,以及供配电领域的插接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经常使用到这种对接模块。随着产品的集成化,小型化,目前通讯与负载混合使用的环境愈演愈烈,现在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成套产品的实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讯模块与负载模块混合使用,安装使用更方便;采用二次导向结构,可使接插模块快速有效的实现通讯装置的联通,有效的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接触,并采用隐藏式倒钩设计,使接插模块连接更牢固,外观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由公端模块(1)、母端模块(2)和通讯接插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模块(1)可插入母端模块(2)内,实现通讯接插装置的连通。
所述公端模块(1)由基体A(3)、通讯插头A(4)和屏蔽罩A(5)组成。所述母端模块(2)由基体B(6)、通讯插头B(7)和屏蔽罩B(8)组成。
所述通讯接插装置包括设置在公端模块(1)的通讯插头A(4)和设置在母端模块(2)内的通讯插头B(7)。当公端模块(1)插入母端模块(2)时,所述通讯插头A(4)和通讯插头B(7)实现连通,进而实现通讯讯号的传输。
所述公端模块(1)的基体A(3)和所述母端模块(2)的基体B(6)上设置有一次导向结构、二次导向结构和防脱钩结构。
所述一次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基体A(3)上的一次导向柱(9)和设置在基体B(6)上的一次导向槽(10)。
所述二次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基体A(3)上的二次导向柱(11)和设置在基体B(6)上的二次导向槽(12)。
所述防脱钩结构包括设置在基体A(3)上的倒钩(13)和设置在基体B(6)上的倒钩槽(14)。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图1是多位紧凑型快速插接通讯模块的整体图。
图2是公端模块外部结构图。
图3是母端模块外部结构图。
图4是公端模块内部结构图。
图5是母端模块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位紧凑型快速插接通讯模块,由公端模块(1)、母端模块(2)和通讯接插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模块(1)可插入母端模块(2)内,实现通讯接插装置的连通。
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公端模块(1)由基体A(3)、通讯插头A(4)和屏蔽罩A(5)组成。其中基体A(3)上设置有一次导向柱(9)、二次导向柱(11)和倒钩(13)。
如图3、图5所示,所述母端模块(2)由基体B(6)、通讯插头B(7)和屏蔽罩B(8)组成。其中基体B(6)上设置有一次导向槽(10)、二次导向槽(12)和倒钩槽(14)。
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一次导向柱(9)和一次导向槽(10)构成一次导向结构,进行粗定位,所述二次导向柱(11)和二次导向槽(12)构成二次导向结构,进行精确定位。所述倒钩(13)和倒钩槽(14)构成防脱钩结构,增大拔出力。具体接插方式如下:当公母端模块对插时,先是绝缘件一次导向结构接触粗定位,随着接触长度增加,二次导向结构开始工作,精确定位,最后保障通讯插头顺利接触;最终接触时隐藏于二次导向结构内的防脱钩结构开始工作,增大拔出力,使通讯插头接触更有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65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