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水中的光伏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25565.X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晨曦;许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7/295;H01B7/29;H01B7/282;H01B7/17;H01B7/285;H01B1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浅水 中的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浅水中敷设以及潮湿地带用电力传输电缆,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浅水中的光伏电缆,属于光伏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2013-2015年全国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GW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以上,《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还就积极开拓光伏应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态和技术进步,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等要求,指出了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应予推广和应用,而分布式光伏发电这将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是进行综合性开发的一种新型光伏发电系统。
在沿海地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的选择有海滩、滩涂、鱼塘、湖泊等,随着这些地域的开发和利用,对光伏电站的电缆耐水解、耐盐雾、耐日光老化等耐侯性要求提高,由于一般普通交联电缆所选的材料是存在透水性的,长期在潮湿状态下或长期浸泡在水中,其塑料分子结构、化学交联形成的分子结构是微细网状结构,存在透水性是不耐水硅烷交联产生的分子结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硅烷而不耐水解,所以不适于在潮湿和水中使用,普通电缆要达到耐水性能就要从电缆结构上进行改进,增加防护层,从而大大增加电缆的制作成本,而不适宜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同时为了满足在对综合性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在水中敷设的低成本光伏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浅水中的光伏电缆,包括至少一组绝缘线芯、填充料、阻水包带层、阻水隔离层及外护层,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及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包覆于阻水包带层内,绝缘线芯与阻水包带层间填充有填充料,阻水包带层外依次为阻水隔离层和外护层。
所述阻水隔离层,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经电子表辐照后,改变其分子结构使其形成大网状分子结构并设置在绝缘线芯外,在阻水隔离层外设置外护套,其特点是在所述绝缘线芯与阻水隔离层之间设置阻水包带层。
所述阻水包带层内的二组及以上的绝缘线芯之间设置有阻水填充料。
上述隔离层由三元共聚乙丙橡胶、疏水阻燃剂、疏水剂改性偶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及碳黑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科学,易于生产制造,产品稳定性好。
该实用新型通过耐水在3MPa试验(相当于河水深3-5米的压力)和温度90℃/14天保留率达到75%试验。
可以满足于浅水区域的光伏电站的输电传输需要,而电缆结构上不需要做大的改变和增加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导体,2填充,3阻水包带,4阻水隔离层,5外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 一种适用于浅水中的光伏电缆,包括至少一组绝缘线芯、填充料、阻水包带层、阻水隔离层及外护层,每组绝缘线芯由导体及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组成,绝缘线芯包覆于阻水包带层内,绝缘线芯与阻水包带层间填充有填充料,阻水包带层外依次为阻水隔离层和外护层。
所述阻水隔离层,采用透水性材料制成,经电子表辐照后,改变其分子结构使其形成大网状分子结构并设置在绝缘线芯外,在阻水隔离层外设置外护套,其特点是在所述绝缘线芯与阻水隔离层之间设置阻水包带层。
所述阻水包带层内的二组及以上的绝缘线芯之间设置有阻水填充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水电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铜进行拉丝,对上述拉丝金属进行退火、镀锡,绞制成导体;
2)将绝缘材料采用挤出型式均匀挤包在导体的外表面,形成绝缘线芯;
3)并在至少两组线芯及以上添加阻水填充料以绕包带绕包;
4)在绕包带外挤包隔离层;
5)将上述挤好隔离层缆芯进行电子辐照加工,辐照剂量为10-18Mrd;
6)将外护套材料挤包在隔离层外表面。
上述隔离层由三元共聚乙丙橡胶、疏水阻燃剂、疏水剂改性偶联剂、抗氧剂、润滑剂及碳黑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科学,易于生产制造,产品稳定性好。
该实用新型通过耐水在3MPa试验(相当于河水深3-5米的压力)和温度90℃/14天保留率达到75%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5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太阳能无线供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IGBT缓冲吸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