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手机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25204.5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463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手机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必要的通讯工具,很多人都习惯在手机充满电后直接取走手机,而充电器还留在交流插线板上没有拔去;由于充电器仍然链接交流电,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手机充电器依旧有电能消耗使大量浪费珍贵的电能。而且手机充电器在长期空载工作状态下将缩短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并带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在手机充电后直接拔去手机而没有拔除手机充电器的情况下,使该手机充电器自动断电,且尽量减少电能消耗和延长手机充电器的使用寿命的节能手机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能手机充电器,从而减少手机充电后手机充电器的电能消耗,并提高该手机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能手机充电器,该节能手机充电器包括充电部分和放置部分,所述充电部分和所述放置部分相互连接;所述充电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AC插头、常开微动开关、AC/DC转换电路和DC-USB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常开微动开关连接所述放置部分,通过所述放置部分触动所述常开微动开关动作。
较佳地,所述放置部分包括下底板和与所述下底板活动连接的搁置板,且所述下底板支撑所述搁置板。
较佳地,所述搁置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通过一限角转轴连接;其中,所述限角转轴包括一轴套和轴芯,所述搁置板与所述轴套连接,所述下底板与所述轴芯连接。从而实现该搁置板能够在所述限角转轴所限定的角度内相对下底板运动。
较佳地,所述搁置板上设置有搁置板触手,通过所述搁置板绕所述限角转轴转动,所述搁置板触手触动所述常开微动开关动作。即通过所述搁置板运动时带动搁置板触手动作,从而触动所述常开微动开关的接通和断开。
较佳地,所述搁置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支撑弹簧,通过该支撑弹簧支撑该搁置板。
较佳地,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大于所述搁置板的重力,且所述支撑弹簧的弹力小于搁置板与一待充电手机的重力和,从而能够实现在待充电手机未放置在搁置板上时,该搁置板被弹起,该搁置板触手不触动所述常开微动开关;而在待充电手机放置在搁置板上充电时,使该搁置板运动,从而带动搁置板触手触动所述常开微动开关的接通,并实现对待充电手机的充电。
较佳地,所述搁置板上覆有柔性覆层,且所述搁置板和所述柔性覆层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搁置板栅孔;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若干下底板栅孔。不仅通过柔性覆层保护手机充电时避免擦伤,而且通过所述搁置板栅孔和所述下底板栅孔配合提供较好的通气效果,抑制正在充电的手机在充电时的温升。
较佳地,所述下底板设置有若干下底板撑脚,从而使该节能手机充电器能够平稳放置,并支撑该下底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上方案,使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手机充电器,通过在搁置板上覆有柔性覆层,从而保护手机在放置或取走时避免搁置板对手机表面的擦伤;在搁置板和柔性覆层上设置有搁置板栅孔,以及在下底板上设置有下底板栅孔,相互配合,有利于空气流通并有效抑制手机在充电时的温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手机充电器,通过搁置板根据限角转轴的运动,使搁置板触手随之转动,并通过该搁置板触手触动常开微动开关的接通,从而实现手机在放置在搁置板后的充电,在手机取走之后,由于支撑弹簧的作用,该搁置板触手未触动常开微动开关,从而该常开微动开关断开;避免在手机拔出充电器后充电器的电能损耗,并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手机充电器电器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手机充电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符号列表:
1-AC插头,2-常开微动开关,3-AC/DC转换电路,4-DC-USB输出接口,5-插头电缆,6-搁置板触手,7-限角转轴,8-下底板,9-支撑弹簧,10-下底板栅孔,11-下底板撑脚,12-搁置板,13-搁置板栅孔,14-柔性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不同规格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更多本技术领域的有关人员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或是缩小了相对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学,未经张文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5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