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4371.8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9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沛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沛良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B23G5/20;B23G5/00;B23B27/00;B23B5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翔;李弘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钻头和丝锥齿是用来钻孔和攻丝两种工序的工具,机械加工领域对孔的加工通采用的是钻头钻孔,加工内孔及小孔内螺纹时常采用丝锥齿,无论在车床上加工还是在钻床上加工,先将钻头装在夹具上,先进行钻孔工序,然后卸下钻头,再将丝锥齿装在夹具上,进行攻丝工序,最后转动刀架用刀具倒角,对孔进行倒角处理。
然而,上述的钻孔、攻丝及倒角的一系列步骤中,需分步完成,反复装卸,无疑存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在实践生产中,其工具选择使用差距大,采用不同工具配合进行钻孔、攻丝及倒角时,难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容易造成产品报废,提高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刀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刀具,包括一纵长的刀芯、依次套设安装在该刀芯上的倒角锥、加压弹簧及固定头,所述加压弹簧两端分别弹性连接倒角锥和固定头,所述刀芯包括一主体部及连接于主体部的钻头,该主体部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以具有三个轴向的侧面,所述固定头上下贯穿开设有三角形的安装槽以对应套设所述刀芯的主体部,所述倒角锥设有轴向贯穿的三角形穿孔以对应套设所述刀芯的主体部;所述钻头表面开设螺旋状间隔延伸的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之间的顶壁上设有丝锥齿以用于攻丝,所述倒角锥的外侧面环设三个导屑槽,所述三导屑槽的入口分别与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的出口对应,所述主体部的三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的出口对应,所述导屑槽的边缘处形成导角刃。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的底部尖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围绕钻头的底部尖端中心分布,该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的槽底壁面均呈圆弧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呈倾斜设置,该第一凹槽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凹槽两端分别连通第三螺旋槽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上端连通第一螺旋槽,底端为靠近钻头的底部尖端中心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倒角锥呈圆锥状,包括一基部、连接于基部一端的卡持部及连接于基部另一端的倒角部,所述倒角部的外锥面上均匀设有三个沿倒角部的母线延伸的导屑槽,每一导屑槽的顶端延伸至基部、底端连通所述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三导屑槽的入口分别与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的出口相对,每一导屑槽的同一侧边缘处形成所述导角刃。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头包括一本体、连接于本体一端的固定部及连接于本体另一端的连接部,所述本体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沿其径向向外扩张形成一限位部,所述卡持部的外径小于基部的外径,从而形成一台阶,所述加压弹簧两端分别套设于卡持部和固定头的连接部上并弹性抵顶于固定头的限位部和倒角锥的基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的尺寸小于所述钻头的外部尺寸,从而使得倒角锥的底端可抵靠在钻头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连接钻头的部分的三个棱边均设有倒角,以配合所述倒角锥沿轴向移动,所述倒角锥的穿孔对应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对应主体部呈三角形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刀具通过设有带有丝锥齿的刀芯和倒角锥,工作时,刀芯对工件进行钻孔和攻丝,所述倒角锥对钻孔进行倒角处理,从而可一次性对工件进行钻孔、攻丝及倒角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设置了加压弹簧,使得倒角锥可以对不同深度的孔进行倒角,实用性强。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及第三螺旋槽、导屑槽的设置,极大地增强了钻头刀具的容屑、排屑能力,使得该刀具钻通孔与盲孔均可。所述钻头底端设置了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及第三凹槽,加强了钻头的钻孔能力,并且保证了通孔底端的孔壁的光滑度,有效地控制了出现毛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刀具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刀具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刀具的刀芯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沛良,未经袁沛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43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