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锅及具有该内锅的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4317.3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5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丘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16 | 分类号: | A47J36/16;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锅及具有该内锅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通常都具有可独立拆卸的内锅(也称为锅胆或内胆),该内锅用于盛放例如米和水等需要加热烹饪的食材,且该内锅与加热盘相接触,由此可直接或间接地加热其内盛放的食材。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内锅的外底面与加热盘的接触更充分且扩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通常将内锅的底部设置成内凹的弧形面。然而,设置在加热盘的中心位置用于检测内锅温度的温控器的感温面通常为平面,因此温控器的感温面难以与内锅紧密接触。电饭煲工作时,由于温控器的感温面与内锅接触不充分,温控器不能准确测知内锅的温度,从而影响电饭煲的烹饪效果,例如,出现糊锅的现象,降低食物的口感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锅及具有该内锅的电饭煲,旨在保证温控器的感温面与内锅充分接触,提高温控器的感温精确度。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锅,包括锅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锅体下方的锅底,所述锅底的外表面为往所述锅体一侧内凹的弧形面,此外,所述锅底的外表面设有与电饭煲的温控器接触的呈平面的感温区。
优选地,所述感温区垂直于所述内锅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所述感温区为圆形平面,且所述圆形平面的圆心位于所述内锅的中心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锅体靠近其上方开口边缘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把手,且两个所述把手之间的连线与所述内锅的中心轴线相交。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外层包覆有酚醛塑料层。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出一种电饭煲,其包括用于盛放食材并可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的内锅,该内锅包括锅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锅体下方的锅底,所述锅底的外表面为往所述锅体一侧内凹的弧形面,此外,所述锅底的外表面设有与电饭煲的温控器接触的呈平面的感温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内锅及具有该内锅的电饭煲,通过在内锅的锅底外表面设有与电饭煲的温控器接触的呈平面的感温区,因此可使温控器的感温面与内锅充分接触,在电饭煲工作的过程中,温控器可以精确测知内锅的温度,从而保证电饭煲按预定的程序烹饪食物,避免由于测温不准而出现糊锅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内锅1,其为回转体形状,该回转体为回转母线围绕回转轴线(图中未示出)旋转360度而形成。其中,内锅1包括锅体10和一体成型于锅体10下方的锅底11。对于采用电阻丝对内锅1进行加热的,内锅1可以采用铝材、不锈钢、陶瓷或者复合材料等加工而成;而对于采用电磁加热技术对内锅1进行加热的,内锅1则需要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为了使内锅1的外底面(即锅底11的外表面)与电饭煲的加热盘或者线圈盘的接触更加充分,且扩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电饭煲的传热效率,通常将锅底11的底部设置成内凹的弧形面,即锅底11的外表面为往锅体10一侧内凹的弧形面。电饭煲行业内所采用的温控器的感温面通常为平面,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温控器3的感温面与内锅1保持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温控器3的感温精度,锅底11的外表面设有与该温控器3接触的呈平面的感温区111。当内锅1在电饭煲的外锅2中放置到位时,锅底11的感温区111压接于温控器3的感温面,由于温控器3的感温面与温控器3的本体结构之间采用弹性件连接,在锅底11的压力作用下可使得温控器3的感温面与锅底11紧密接触。由于温控器3的感温面与内锅1充分接触,因此在电饭煲工作的过程中,温控器3可以精确测知内锅1的温度,保证了电饭煲按预定的程序烹饪食物,改善了烹饪效果,避免由于测温不准而出现糊锅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锅还适用于电压力锅、电炖锅、电蒸锅等电加热炊具,其达到的技术效果与本实施例所述的电饭煲相同,并且其工作原理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使温控器3的感温面与内锅1充分接触,同时保证感温区111可以更为平稳地与温控器3的感温面接触,从而提高温控器3的感温精确度,感温区111垂直于内锅1的中心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4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保温汤饭车
- 下一篇:锅盖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