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3331.1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3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陶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工程 角膜 体外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组织工程方法将角膜各种子细胞与生物支架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角膜的操作目前还处在手工塑形,体外静态培养的阶段,无法实现标准一致、参数可控的操作,难以实现结构和功能正常的角膜构建,从而导致体外构建的角膜形态与正常人体的角膜形态有一定差距,其力学性能与透明度等参数与正常角膜相比一定差距,无法满足临床移植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机构、压力调整机构和组织工程角膜培养机构。
支撑机构包括培养室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固定螺钉、第二固定螺钉、电机支持板和第五固定螺钉。
培养室支撑架支撑起整个角膜培养室和角膜培养室上面的步进电机,每一根培养室支撑架用四个第一支撑架固定螺钉与角膜培养室主体固定在一起,用四根培养室支撑架支撑起整个装置,用八颗第二固定螺钉把电机支持板固定在培养室支撑架顶端,每根培养室支撑架顶端使用两颗第二固定螺钉固定;第五固定螺钉把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持板上,每四颗第五固定螺钉固定一台步进电机。
压力调整机构用来调整角膜培养室内压力的大小,通过旋转下培养轴来调整各自角膜培养室内的压力大小;向上旋转来增加室内压力,向下旋转来减小室内压力。
组织工程角膜培养机构包括培养液出口、培养液入口、角膜培养室主体、第三固定螺钉、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密封圈和第四固定螺钉。
一个角膜培养室主体内放置多个角膜培养室,每个角膜培养室内打好灌流孔,一个为培养液入口,另一个为培养液出口,用于培养液的流入和流出,使用四颗第三固定螺钉把上密封板固定在每个角膜培养室的上方,使用四颗第四固定螺钉把下密封板固定在角膜培养室的下方,起到密闭培养室环境的作用,同时,在培养室内上培养轴和下培养轴的插入孔周围装有密封圈,上下各一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它模拟人体眼球力学环境,采用压力和灌流的方式实现了眼球角膜体外全自动的动态培养,组织工程角膜生物反应器能够由单台组合成多台进行规模化的培养与构建,完全改变了以往手工操作和静态培养的模式。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组织工程角膜的大规模培养具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该生物反应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生物反应器结构图;
图2为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生物反应器第一剖视图;
图3为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生物反应器第二剖视图;
图4为组织工程角膜体外培养生物反应器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模拟眼球运动力学环境动态培养组织工程眼球角膜的生物反应器主要有支撑机构,压力调整机构、组织工程角膜培养机构四部分组成。
支撑机构包括培养室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固定螺钉3;第二固定螺钉10;电机支持板19;第五固定螺钉41;
培养室支撑架1作用是支撑起整个培养室和培养室上面的步进电机(本实施例中的步进电机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2、第二步进电机14、第三步进电机17、第四步进电机18、第五步进电机11、第六步进电机13、第七步进电机16、第八步进电机15),每一根培养室支撑架1用四颗第一支撑架固定螺钉3与角膜培养室主体固定在一起,用四根培养室支撑架1支撑起整个装置,用八颗第二固定螺钉10把电机支持板19固定培养室支撑架顶端,每根培养室支撑架1顶端使用两颗第二固定螺钉10固定;第五固定螺钉41把步进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持板19上,每四颗第五固定螺钉41固定一台步进电机。
压力调整机构包括第四下培养轴27;第六下培养轴36;第五下培养轴37;第一下培养轴38;第二下培养轴39;第三下培养轴43;第七下培养轴44;第八下培养轴46;
压力调整机构是用来调整角膜培养室内压力的大小,通过分别旋转第一下培养轴38;第二下培养轴39;第三下培养轴43;第四下培养轴27;第五下培养轴37;第六下培养轴36;第七下培养轴44;第八下培养轴46来调整各自培养室内的压力大小;向上旋转来增加室内压力,向下旋转来减小室内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3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状物料输送分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门禁系统及其信号发射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