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3050.6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岩;姜林;刘亮;左强;陈新华;张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注油 头部 组合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管部件,尤其是一种新型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属于燃油箱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燃油供应系统包括注油管、油箱本体以及多种输送管道,而顺畅、安全的燃油加注是燃油箱的基本功能之一,该功能在生命周期内持续的被车辆使用者所感知。通常,由于车身边界的限制,简单的注油管通道会出现提前跳枪、反喷、飞溅等现象,造成加油异常中断或液体燃油涌出注油管外面的现象,在造成浪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是燃油系统设计人员一直想极力避免的情况;在燃油加注过程中,注油管是燃油系统中实现燃油加注的核心部件,通常会在注油管头部设计专门的结构,对燃油流向进行调整、对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返涌和飞溅行阻挡,避免加油中断和液体燃油运动至注油管外面的情况发生,同时保持加油过程中顺畅的排气。现有技术中,注油管头部的结构多种多样,一般会有漏斗、偏转套、注油管本体等部件组成,其中漏斗用来引流,使从加油枪流出的液体,经漏斗的引流,以利于液体快速流动的方向和状态,快速的注入燃油箱内部;偏转套和漏斗一起用来固定加油枪的位置,使加油枪在加油过程中牢固地保持在设计的状态等,由于加油枪固定、液体导向、排气通道的波动对加油性能都会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这些零件的制造和装配要求都比较高,设计和制造的困难比较大,直接导致该结构成本的增加, 并且拆卸和维修麻烦,不便于汽车部件企业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新型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该技术方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巧妙的解决了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返涌和飞溅的技术问题,并且生产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所述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由注油管本体和锁闭接管组成,其中锁闭接管为注塑成型,和注油管本体匹配后,实现加油枪固定、引流、防止加油反喷、静电释放等功能,该组合部件结构非常简单,仅仅有注油管本体和锁闭接管组成,首先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便于生产制造,其次,该技术方案巧妙的解决了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返涌和飞溅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注油管上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之间间隔为180°。当燃油加注时,油箱内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会沿着注油管的向上排出,油箱内液面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当上升至凹槽地方,两个凹槽会及时的阻挡燃油的反涌,使燃油不能从凹槽上方的排气槽溢出,而其它方向的燃油,即使向上运动,但会受到锁闭接管的阻挡,不至溢出注油管外,有效的避免了燃油的反喷和飞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锁闭接管上设置有两个排气槽,所述两个排气槽之间间隔为180°。当燃油加注时,油箱内的气体通过对称的排气槽及时排出,以及时释放燃油箱内部的压力,避免了燃油的反喷和飞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注油管上凹槽的长度大于锁闭接管上排气槽的长度,所述凹槽和排气槽设置在同一个方位上。这样可以更加有力的阻挡反涌上来的燃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锁闭接管上还设置有斜面挡板,所述斜面挡板设置在排气槽的上方。排气槽上方有斜面挡板结构,主要是为了阻挡从注油管直接飞溅出的燃油,当有燃油飞溅时,会受到斜面挡板的阻挡,不至于溢出,而气体受到阻挡后,可改变方向,排出注油管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锁闭接管采用导电材料,并与车身固定连接。锁闭接管采用导电材料能够及时的将静电释放,避免加油过程中产生电火花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该技术方案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操作方便;2)该新型注油管头部组合部件由注油管本体和锁闭接管组成,零件要求和匹配更简洁,便于生产制造和产品一致性;3)注油管上巧妙的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之间间隔为180°。当燃油加注时,油箱内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会沿着注油管的向上排出,油箱内液面也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当上升至凹槽地方,两个凹槽会及时的阻挡燃油的反涌,使燃油不能从凹槽上方的排气槽溢出,而其它方向的燃油,即使向上运动,但会受到锁闭接管的阻挡,不至溢出注油管外,有效的避免了燃油的反喷和飞溅;4)该技术方案巧妙的解决了加油过程中燃油的返涌和飞溅的技术问题,并且生产成本较低,便于汽车部件行业大规模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校排气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3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