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2808.4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02 | 分类号: | B65H54/02;B65H59/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架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线材捆扎不再是依靠人工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的流水作业。而在机械化的作业中,对线材的收线装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现有的一些收线装置通常无法控制好收线的张力,使得收线盘上的线材容易松脱,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线装置,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连接轴以及转动轴的运转速度,并且安装有支架、连接杆和连接块达到了很好的张力收线效果,并且防止收线盘上的线材松脱,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拓宽了收线机的应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收线装置,包括控制台、控制箱、电机、支架、连接杆、连接块、第一连接轴以及转动轴,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控制台的一侧,所述的控制箱安装在控制台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轴安装在控制箱上并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安装在控制台的下部,所述的支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的连接块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呈弯折结构,所述的支架还设置有三个导向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轴的中部设有一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轴上安装有有收线盘,所述的连接杆设置于收线盘的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线盘的材质为金属、木材或者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箱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轴和转动轴底座,所述的第二连接轴设置于转动轴底座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的连接块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块为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为力矩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收线装置还包括有两个手柄开关,所述的手柄开关分别设置在控制台的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装置,通过控制箱控制第一连接轴以及转动轴的运转速度,并且安装有支架、连接杆和连接块达到了很好的张力收线效果,并且防止收线盘上的线材松脱,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拓宽了收线机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线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2是图1中收线装置的侧面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控制台,2、控制箱,3、电机,4、支架,5、连接杆,6、连接块,7、第一连接轴,8、转动轴,9、导向轴,10、第二连接轴, 11、转动轴底座,12、收线盘,13、手柄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收线装置,包括控制台1、控制箱2、电机3、支架4、连接杆5、连接块6、第一连接轴7以及转动轴8,所述的电机3安装在控制台1的一侧,所述的控制箱2安装在控制台1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连接轴7安装在控制箱2上并与连接块6相连接,所述的转动轴8安装在控制台1的下部,所述的支架4通过连接杆5与所述的连接块6相连接。
上述中,所述的支架4呈弯折结构,所述的支架4还设置有三个导向轴9。其中,所述的导向轴9的中部设有一凹槽,方便控制收线的导向路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箱2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0和转动轴底座11,所述的第二连接轴10设置于转动轴底座的11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轴10与所述的连接块6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轴7安装在转动轴底座11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轴7和第二连接轴10分别与所述的连接块6相连接,其中,所述的连接块6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的连接块6上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轴7和第二连接轴10直径相对应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2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菱形连杆双线丝杠传动的注塑机合模机构
- 下一篇:玻璃面板周转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