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2365.9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锋;潘云华;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创联超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转 行星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是一种利用双行星架完成了减速和换向,实现了共轴反转的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减速机,缺少一种可以直接达到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传动比、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
在专利号为:ZL200520012799.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描述的双轴正反转减速机可以归类为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垂直,有体积大、变速比小、维护困难的缺点;在专利号为:200810154047.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所述双向输出的减速机为不同心的两根输出轴。综上所述:现有的减速机存在体积大、传动效率小,且双向输出的为不同心的两根轴输出或者是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同心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利用双行星架完成了减速和换向,实现了共轴反转的行星减速机, 是一种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传动比、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减速机包括输入轴行星架1,内齿圈5,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换向行星架7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外输出轴9,内输出轴10,内输出轴左齿轮4,内输出轴右齿轮13,右端盖11,左端盖12;所述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分别设置在输入轴行星架1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与内齿圈5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圈3与内输出轴左齿轮4啮合,得到内输出轴10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安装在换向行星架7上,内输出轴右齿轮13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与外输出轴9上的内齿圈啮合,外输出轴9的转向与内输出轴10相反。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1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换向行星架7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齿数与内输出轴右齿轮13齿数相等;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齿数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及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齿数相等。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齿轮上设置可对齿轮进行润滑导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共轴”表示两层意思:1、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2、输出轴为内外两根同心轴构;“反转”指输出的两根同心轴转向相反;其解决了目前双轴正反转减速机体积大、传动效率小,使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输出轴为内外两根同心轴构成且输出的两根同心轴转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作为行星减速机,具有安全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星架双层齿轮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面图;
附图编号: 1输入轴行星架 2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
3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 4内输出轴左齿轮
5内齿圈 6换向行星架左齿轮
7换向行星架 8换向行星架右齿轮
9外输出轴 10内输出轴
11右端盖 12左端盖
13内输出轴右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将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分别安装在输入轴行星架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圈与内输出轴左齿轮啮合,得到内输出轴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安装在换向行星架上,内输出轴右齿轮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与外输出轴上的内齿圈啮合,实现换向,外输出轴的转向与内输出轴相反。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创联超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创联超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2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数码终端支架
- 下一篇:高精度CO2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