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元件耐压试验用电力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2164.9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媛;刘水平;信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228 | 分类号: | H01G4/228;H01G4/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件 耐压 试验 用电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高压电力电容器制造与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元件耐压试验用电力电容器。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全膜结构以来,对其全膜结构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广泛,元件耐压试验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试验。以往进行元件耐压试验是将电力电容器外壳打开,取出心子,心子结构不尽相同,一种需将元件一个一个单独取出,一种隔离好的元件,只需将心子从箱壳取出,然后对每个元件施加电压。对于这两种结构的电容器进行元件耐压试验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前者进行试验时需将电容器元件一个一个单独取出,取出后进行耐压的元件受力状况与在压装好的心子内有所区别,后者受力状况倒是相同,但是,箱壳打开后浸渍剂受外部环境影响发生变化,引起电容器介质的介电系数、电容器电容和场强发生变化,导致试验结果受环境影响,不能很好的反应元件实际运行工况的耐压能力,而且试验人员操作起来也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进行元件耐压试验的元件耐压试验用电力电容器,元件耐压试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元件耐压试验用电力电容器,包括由若干电容器元件堆叠排列组成的心子,各元件之间用绝缘纸板隔开,所述每个元件都有引出线,元件引出线从小瓷瓶引出,元件立放于外壳内。
所述心子上方设置有开有若干过孔的限位板,所述引出线穿过限位板过孔后从小瓷瓶引出。
每个元件的引出线均设置单独使用的小瓷瓶。
所述堆叠排列的元件使用打包带捆扎,外包电缆纸形成心子。
所述外壳为不锈钢外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每个元件连接有引出线,不仅能等效模拟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工况,而且每个元件单独用引出线从小瓷瓶引出,无需打开箱壳就可以进行试验,减少外界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便于试验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小瓷瓶;2-引出线;3-浸渍剂;4-限位板;5-心子;6-吊攀;7-注油孔;8-外壳;9-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元件耐压试验用电力电容器,包括若干个小瓷瓶1、元件、绝缘纸板、引出线2和外壳8、心子5、限位板4、浸渍剂3等。所述元件2每个都有引出线,电容器元件之间用绝缘纸板隔开堆叠排列,元件引出线通过限位板4上的过孔从小瓷瓶引出,限位板4置于心子之上,引线通过限位板分离开,引出线走线清晰,避免缠绕,每个元件的引出线2均设置单独使用的小瓷瓶1。堆叠排列的元件使用打包带捆扎,外包电缆纸,形成心子,然后采用元件立放的方式将心子放入不锈钢外壳8内,用盖子9封闭,心子上方灌注有浸渍剂3,元件立放于箱壳便于引出线引出,外壳侧面设置有用于牵拉移动电容器的吊攀6和用于注入绝缘油的注油孔7。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个等效于电力电容器实际运行工况的电容器结构,每个元件之间隔离,并单独引出,相当于只有一个元件的电力电容器,不仅能等效模拟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工况,而且元件单独用引出线从小瓷瓶引出,无需打开箱壳就可以进行试验,减少外界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便于试验人员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2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作业用全身安全带
- 下一篇:一种鼻腔呼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