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的辅助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0988.2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荣;韦习成;毛博文;李萌;赵玉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静态 实验 辅助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的辅助定位装置,属于压力加工的机械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中试验件纵梁的上下端面与压力机的压头、底座直接接触,无额外约束装置,压力机的压头沿纵梁的轴线方向,从纵梁的自由端往下压,其变形过程中的支反力数据通过压头上方传感器传至计算机。由于无定位装置,压溃过程中接触界面会发生相对滑移,影响了纵梁的轴向变形。纵梁局部区域由于发生塌陷而产生塑性铰,此后弯曲抗力显著下降,结构的吸能能力迅速下降,导致结构最终侧倾失稳。当纵梁弯曲和扭转角度很大时,实验就不能得到真实的纵梁轴向压溃力和吸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薄壁盒型纵梁施加比较理想的无偏心轴向压力,实现纵梁的轴向压溃变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的辅助定位装置。该装置能阻止压溃过程中工件与压机的接触界面发生相对滑移,有效减轻纵梁在压溃过程中发生弯曲和转动的现象。使盒型纵梁沿轴向规律叠缩,从而提高结构的吸能能力,使实验测得的纵梁的轴向压溃力更接近真实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上模板,上固定板,固定螺栓,下固定板和下模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焊接到汽车盒型纵梁的上下端部,焊接时保证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中心法线与盒型纵梁的竖直方向中心线重合;所述上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上模板,所述下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的中心处开有凹台,凹台大小与万能试验机的上压盘及下压盘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控制薄壁盒型纵梁发生失稳时的位移模态,促使纵梁产生规则的“手风琴”式的褶皱变形即轴向压溃,延缓局部塑性铰的产生,使其吸能增加,提高整体稳定承载力,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尤其是能保证盒型纵梁在压溃过程中不产生侧向滑移,从而实现盒型汽车纵梁的垂直压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纵梁静态压溃实验的辅助定位装置,包括上模板2,上固定板3,固定螺栓4,下固定板6和下模板7,所述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6焊接到汽车盒型纵梁5的上下端部,焊接时保证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6的中心法线与盒型纵梁5的竖直方向中心线重合;在距上模板2和下模板7中心两种不同距离的四角上分别加工四个螺纹通孔。以上模板2和下模板7上的螺孔为基准在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6上加工相对应的螺纹通孔,其孔径比模板上的螺孔略大,以增加柔性适应工件的形变而使其工作中心不变。所述上固定板3通过固定螺栓4连接上模板2,所述下固定板6通过固定螺栓4连接下模板7;所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7的中心处开有凹台9,将其有凹台一面分别朝上、下,凹台9大小与万能试验机的上压盘1及下压盘8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灌注式冲洗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鱼皮胶原蛋白的生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