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20850.2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胜;刘立如;严昌贤;李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颖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配件 自动 铆接 多工位级进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端装备中用于加工五金零件的冲压模具,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将两个配件在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
背景技术
铆接是常见的一种机械联接方法,是将两零件分别采用两个级进模生产后再铆接。此方案缺陷为两部件较小,操作工取放不方便,容易变形,报废率较大,生产效率很低而且质量不稳定,增加大量的人力成本及质量成本。特别是对于轻细小化制品来说,这种工艺不但生产效率较低,而且质量不稳定。为适应21世纪工业竞争的趋势潮流以及省能源、省资源、高效率化、价值多样化、制品轻细小化等需求,塑性加工必须结合自动化生产并提高其制品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将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并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成品率的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包括下模座,依次装设在下模座上部的下垫板和下模板,止档板,装设在止档板下部的脱料板,还包括装设在脱料板内的铆接脱料固定块、铆接脱料浮块、切断脱料块及切断凸模,所铆接脱料固定块与铆接脱料浮块相连接,脱料固定块与铆接脱料浮块开设有相连接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装设有铆接导正针,所述切断凸模插入切断脱料块内并能从切断脱料块伸出,下模板内装设有铆接下浮块、铆接针,铆接针装设在铆接下浮块内并能从铆接下浮块伸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脱料板内装设铆接脱料固定块、铆接脱料浮块、切断脱料块及切断凸模,所铆接脱料固定块与铆接脱料浮块相连接,脱料固定块与铆接脱料浮块开设有相连接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装设有铆接导正针,在下模板内装设有铆接下浮块、铆接针,铆接针装设在铆接下浮块内并能从铆接下浮块伸出。能将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并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成品率。该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具有以下优点:
1、产品由原来的两套多工位级进模、手动啤和二次铆接工序变成为一套模具全自动化生产,产品不但节约了模具开发费用、啤机冲压费用、人工费、水电费等,降低了产品开发费及生产成本。
2、提高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品率达98%以上,生产效率是原工艺的5~8倍。
3、该产品的研发成功,为相类似的产品及需进行铆接的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一种创新思维方式,其结构新颖,方便维护,适用性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将零件一和零件二进行铆接时零件一料带和零件二料带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提供一种两个配件模内自动铆接的多工位级进模,包括下模座1,依次装设在下模座1上部的下垫板2和下模板3,止档板4,止档板4装设在上模上,止档板4下部装设有脱料板5,还包括装设在脱料板5内的铆接脱料固定块6、铆接脱料浮块7、切断脱料块8及切断凸模9,所铆接脱料固定块6与铆接脱料浮块7相连接,脱料固定块6与铆接脱料浮块7开设有相连接通的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装设有铆接导正针12,所述切断凸模9插入切断脱料块8内并能从切断脱料块8伸出,下模板3内装设有铆接下浮块10、铆接针11,铆接针11装设在铆接下浮块10内并能从铆接下浮块10伸出。
所述脱料板5与下模板3之间还装设有第一零件导正装置,该第一零件导正装置是由装设在脱料板5内的第一导正销13和装设在下模板3内与第一导正销13相适应的第一导正浮块14构成。
所述脱料板5与下模板3之间还装设有第二零件导正装置,该第二零件导正装置是由装设在脱料板5内的第二导正销15和装设在下模板3内与第二导正销15相适应的第二导正浮块16及装设在脱料板5内的第三导正销17和装设在下模板3内与第三导正销17相适应的第三导正浮块18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颖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颖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α-烯烃聚合方法
- 下一篇:轨道空调储能应急新风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