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脐部熏蒸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20818.4 | 申请日: | 2013-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3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超;顾建文;程敬民;夏勋;杨涛;周虎田;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熏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熏蒸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脐部熏蒸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处于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中医中药对治疗多种疾病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毒副作用较小,成为人们首选的治疗方案。在中药治疗的各种方法中,采用熏蒸和穴位治疗对多种病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目前,熏蒸床在各大医院和诊所得到广泛应用,他是将中药蒸煮产生的蒸汽导入病患处或者相应治疗部位和穴位处,使药物充分渗透和吸收,同时熏蒸的热量作用于皮肤上,可进一步的促进血液循环。目前医院采用的熏蒸床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且多是一个熏蒸床配置一个熏蒸器,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熏蒸的同时,理疗房间内充满了大量的药物蒸汽,使得房间内的空气质量变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高,能够防止重要蒸汽大量扩散在熏蒸室的脐部熏蒸床。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脐部熏蒸床,包括床体和熏蒸器,所述床体包括床板和隔离舱,床板上设有脐部熏蒸区;所述脐部熏蒸区呈漏斗形,通过导气管与熏蒸器连接;脐部熏蒸区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设置有若干气孔的垫网;导气管上设有气体节流阀,熏蒸器上安装有温度计和防干烧的温控仪。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脐部熏蒸床的床板上设置了隔离舱,病人在做脐部熏蒸的时候,能够避免药物蒸汽大量的扩散到熏蒸房间内,减少药物的扩散,同时能够增加药物的利用效果。
2、导气管上设有气体节流阀,该气体节流阀可以与温度传感器配合使用,随时监控导气管的蒸汽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病人,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过高时自动调节气体节流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床体;2、熏蒸器;3、脐部熏蒸区;4、隔离舱;5、导气管;6、气体节流阀;7、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脐部熏蒸床,如图1所示,该脐部熏蒸床包括床体1和熏蒸器2;床体1用于支撑病人,便于病人躺在床体1上便于接收治疗。床体1上设有床板和隔离舱4,床板上设有漏斗形的脐部熏蒸区3。治疗时,打开隔离舱4的门,让病人躺在床板上,其脐部对准脐部熏蒸区3,然后关闭舱门,此时病人的头部可以从隔离舱上的,专用于病人呼吸的通道7伸出,再使中药蒸汽对脐部进行治疗。
脐部熏蒸区3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设置有若干气孔的垫网。垫网使中药蒸汽的更加均匀的分布在脐部治疗区,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进入脐部熏蒸区3的蒸汽温度,当温度过高时,可以与导气管5上的气体节流阀6配合,减少通入的蒸汽流量。由于导气管5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到达脐部熏蒸区3,其蒸汽温度有所降低。
熏蒸器2上安装有温度计和防干烧的温控仪,其温度计用于监控熏蒸器2的蒸煮温度,其防干烧的温控仪用于防止熏蒸器2的水分被烧干,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208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